連假結束急診壅塞恐更嚴峻 醫護:健保改革幾乎無感
醫師工會示警,端午連假結束後,急診壅塞恐更嚴峻。(李念庭攝)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醫師工會示警,端午連假結束後,急診壅塞恐更嚴峻,候牀時間超長、醫護離職潮、急診醫師出走問題絲毫未解,健保改革至今也幾乎「無感」,呼籲政府不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積極正視並建立人力、改革監測系統。
根據健保署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查訊結果,截至今日上午10時,林口長庚急診有147人、臺大醫院119人等待住院,臺北馬偕28人、萬芳醫院27人、臺北榮總24人,三總及新光等待住院人數分別爲22、19人。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表示,連假對急診來說「很危險」,民衆開心放假,結束後常一窩蜂涌進醫院。加上近期新冠重新崛起,雖然大部分都是輕症,但容易擊垮老人家,併發其他感染問題、走向重症。
疫情、飲食與假期是導致急診塞爆的3項關鍵原因。新冠、流感猖獗,輕症涌入醫院急診,因呼吸道感染的住院人數與重症患者也增加;連假聚餐,悶熱天氣讓食物腐壞加快,腸胃道急症患者增多;連假期間民衆就醫意願低、醫院無常規手術佔牀,但連假後往往迎來反撲,常規治療患者回流、收假纔來就醫,都造成醫療量能如臨大敵。
陳亮甫說,根據非正式統計,已經數十名急診醫師離職,出走狀況嚴重,人力問題沒有解決,醫護人力流失引起惡劣工作環境、病房關門,是一切問題的遠因,年初風風火火討論急診壅塞後,狀況也沒有好轉跡象。
陳亮甫直言,政府先前透過健保改革,期望改善急重症資源不均、人力流失現象,現階段根本「無感」。5月1日起急診的診察費、留觀費、護理費、加護病房費都有提高給付,但至今沒有聽聞哪間醫院有提高相關人員薪資,待遇改善牛步進行。
此外,民衆配合分級就醫意願低,常面臨重症插管患者,問遍所有醫院仍無牀可轉的困境,目前加護病房仍持續因人力流失而縮減人手、關閉牀位,不同醫院之間也仍需依靠電話逐院問牀,問不到願意接手的醫院,急診醫師只能感嘆「別生重病」而束手無策。
陳亮甫認爲,政府不應「逢場作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確實改善問題,應建立監測系統,確保醫院有將補助的錢反應到提升人員待遇上,也要掌握急診、醫護人力流失狀況。同時應建立民衆正確分級醫療觀念,將急診資源留給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