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兩岸緩衝閥 新任國民黨主席的時代使命(賴憬霖)

新任國民黨主席務必要展現出能夠做爲兩岸的「緩衝區」,發揮出民進黨所不能及的事情,這纔是國民黨發揮其作用之所在。(洪浩軒攝)

距離新任國民黨主席選舉將至,各個候選人無不提出個人政見、主張及價值觀。如主要候選人之一的郝龍斌提出黨務AI智慧治理、提升民衆參與;鄭麗文主張要做最接地氣的黨主席以及重視基層、拚經濟;羅智強表示要提攜年輕世代的黨員並且成立「走路委員會」來實際傾聽人民的心聲。接着,無論誰當上黨主席,短期內最重要的任務即是彌合黨內各派系的裂痕,確立中國國民黨的「核心思想」以贏得明年地方大選,以及下任總統大選之多數選民的認同,來擺脫長久以來被民衆所稱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標籤。

而在覈心思想的的確立上,本文認爲國民黨務必要展現出能夠做爲兩岸的「緩衝區」,發揮出民進黨所不能及的事情,如「交流取代交戰」與「對話取代對立」的空間,而非直接將大陸視爲境外敵對勢力。在交流上,如學術、宗教、文化、體育等面向上,與大陸保持友好關係。如若像民進黨一樣,臺海對峙升溫,時刻讓臺灣處於戰爭邊緣,一旦兩岸開戰,20至29歲的年輕人高達7成不願上戰場(遠見雜誌民調)。爰此,實際保家衛國的意願似乎不如網路上反中的巨大聲量。此即國民黨可以發揮緩衝的作用。

然而,每當國民黨被當成是中共同路人時,似乎反擊民進黨的力量不夠堅定,若國民黨能夠透過其執政地方縣市進行「城市外交」(包含但不限於大陸),做到民進黨所不能及的事情時,這纔是國民黨發揮其作用之所在,不必依靠國家層級的外交體系。是故,新任國民黨主席能否具備這樣的宏觀思想,也是此次本文關注的重點。

綜上所述,新任國民黨主席肩負着:第一,確立國民黨的核心思想;第二,帶領國民黨贏得明年地方大選與下任總統大選;第三,對國民訴求兩岸交流並非統戰,而是雙方互惠共榮的基礎;第四,開啓兩岸對話,平衡兩岸關係;第五,開啓藍營縣市的城市外交,唯有實際讓民衆看到國民黨不僅具備兩岸對話能力,還可以拓展臺灣國際曝光與視野,才能消除民衆對國民黨長久以來親中的印象。是故,此次新任國民黨主席選舉也牽動着未來國民黨在臺灣、大陸以及國際上的觀感。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