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國民黨新任主席面臨的五項挑戰(賴憬霖)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政見發表會臺北場12日登場,包括張亞中(右起)、蔡志弘、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卓伯源等6名候選人上臺相互握手合影。(中時資料照/黃世麒攝)
隨着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各個候選人亦積極地闡述自己的政見。接着,選舉的結束纔是國民黨黨務革新真正的開始。本文認爲,此屆主席將會面臨以下挑戰:一、國民黨堅定向社會闡述九二共識論述;二、探討「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臺灣」的本質;三、如何平衡與大陸、日本及美國的關係;四、國民黨內的世代交替;五、承擔明年地方選舉及下任總統大選之重擔。茲分述如下:
一、國民黨堅定向社會闡述九二共識論述。曾任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的張榮恭指出,九二共識乃基於先擱置爭議,務實交流,纔是臺海和平的基礎。因此,新任主席若要求中共先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那與當今的民進黨政府有何差別?中共也可以不理國民黨的主張。是故,目前發球權現正在未來的黨主席身上,務請回歸九二共識的基礎:「一箇中國,各自表述;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唯有先達成上述要件,國民黨纔有與大陸對談的機會。
二、探討「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臺灣」的本質。「中華民國臺灣」一詞系由民進黨所提出之,旨在拉攏淺藍及中立選民的選票。然而,此話術不僅有將中華民國地區化之虞,更把臺灣藉機提升爲國家層級的名詞,而這樣的概念轉移乃民進黨之手筆,違背了中華民國憲法之條文。故此,黨主席在面對此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要堅定國號即是「中華民國」,「臺灣」只是地區名詞。接着,先有國,纔有家。這兩名詞也互不相悖,臺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名字爲中華民國,且要向社會溝通,清楚表達兩者的含意。
三、平衡與大陸、日本及美國的關係。參選人郝龍斌於選前提出了「親美」、「友日」、「和中」;羅智強與蔡志弘主張親美的政黨外交方針。郝龍斌認爲在和中上,要以平等對話達到「保臺」的作用,但具體對談的內容也應在前述所言之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纔會有機會與大陸對談。而在經營與美國的關係上,國民黨要發揮在美代表處的作用,積極與美國兩黨溝通交流並清楚地傳達和中的意義與做法。同時,國民黨立委在國會的表現也是美國觀察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外交國防上,黨部與立法院黨團要能夠一致對外,上令能夠下達。最後在對日本的外交上,維持既有的政黨外交持續深化交流,以不卑不亢的對等態度展現國民黨的信心。
四、國民黨內的世代交替。郝龍斌與鄭麗文都表示要讓年輕人有發展空間,但具體作爲還尚未表示,僅言讓年輕人有舞臺、有歷練與機會。本文認爲在黨內初選時或可透過保留名額、加權等方式進行,加速國民黨的新陳代謝,但會不會造成黨內世代之間的齟齬可爲日後觀察的重點。同時也是新任主席要做一個能夠調和鼎鼐的角色。最好的情況當然是大手拉小手,國民黨的前輩帶後生來傳承經驗。
五、承擔明年地方選舉及下任總統大選之重擔。新任黨主席許多參選人都表達要贏回地方及中央,但觀察的重點不外乎透明與公平以及對於年輕世代交替的程度落實結果。而在總統大選上,找到最強的正副總統候選人若後續沒有其他變數,不外乎即是目前呼聲最高的臺中市長盧秀燕,黨主席也要願意做造王者。爰此,新任主席要做的即是贏回2026,戰勝2028,找回中國國民黨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新任主席首先要確立九二共識定義,求同存異來找尋與大陸對話的機會。同時,先有國,纔有家,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臺灣是我們的家,而不是中華民國臺灣。另外,在對美與對日的政黨外交上,新任主席也要緊跟立法院黨團溝通協調,避免爲反對而反對,對外交國防的議題上更要注意,美國非常在意這點。接着,提倡青中世代參政,要將國民黨進一步的年輕化,同時讓新世代的聲音能夠被聽見。最後,在地方選舉與總統大選上,新任主席要承諾公平與透明,找到最適合的人選代表國民黨披掛上陣,做個造王者,不僅要贏回地方,贏回中央,最重要的是贏回黨的自信心。(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