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辯論 聚焦兩岸經貿和平
「國民黨主席大辯論」20日在中天電視臺舉行,3位候選人張亞中(左起)、羅智強、鄭麗文出席。圖/姚志平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首場辯論,三位參選人羅智強、鄭麗文、張亞中均強調,國民黨現階段應扮演的歷史角色,是讓兩岸和平發展往前推進,未來黨主席要能爲兩岸和平創造機會,這是臺灣生存發展基礎,更是臺美關稅談判的必要籌碼。
國民黨將在10月舉行黨主席改選,爲讓各界瞭解各參選人主張,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特別舉辦系列「國民黨主席大辯論」。由中天新聞舉辦的首場辯論20日登場。參選人展開《國民黨主席大辯論》首戰。辯論依序分爲理念表述、交互詰問、彩蛋提問、犀利提問、網友提問、結辯時間等六階段,清華大學博士蔡正元及前臺北縣長周錫瑋擔任提問人,主辦單位並安排多位重磅彩蛋的提問環節。
現任桃園市長張善政爲彩蛋提問人之一。他表示,國際環境的挑戰愈來愈大,從美中貿易戰到最近美國對臺的關稅談判,臺灣出口都受到衝擊,電力不穩定或是成本過高,很多中小企業無法負荷,因此提問國民黨如何爲臺灣下一個20年,打造堅實基礎?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指出,對於國家經濟政策規劃,民進黨有充分的權利及主導力,國民黨身爲在野黨只能扮演監督的角色。他以臺美關係現況爲例,美國對臺灣已予取予求,要求臺灣支付龐大的國防預算,壓縮到臺灣所有的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國民黨必須給臺灣創造另一條路,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能變好,必須在和平的基礎上,爲兩岸創造機會,才能談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活水。
羅智強指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前總統馬英九8年執政的基礎,兩岸繼續往前走,就必須把這基礎找回來。他提及兩岸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必須維持交往、和平友善、發展互動,纔有辦法作爲跟美國交換籌碼,否則就會發生現在的臺美關稅,還沒談定就一直讓步。
鄭麗文則強調,兩岸關係決定了很多事,包括臺灣的經貿戰略、國際空間等,影響是全面性的。她談到,明年縣市長就要選舉了,除了整體國家發展戰略的擘劃,明年對中、南部和東臺灣,都要全面性的區域發展,她已邀請前行政院長陳沖擔任財經發展戰略總指導,須從中央黨部提供臺灣區域發展的戰略計劃,協助地方縣市首長、地方政府,進行區域整合,帶給全臺灣更大的建設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