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黨主席辯論聚焦軍費 卓伯源:聯合國總部遷臺就可讓兩岸和平
▲卓伯源出席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TVBS和聯合報今(2日)共同舉辦國民黨主席電視辯論會,六位候選人包括鄭麗文、卓伯源、郝龍斌、張亞中、蔡志弘、羅智強都出席。交叉詰問時,鄭麗文問道,是否支持國防預算增加到GDP 5%?卓伯源主張聯合國總部遷到臺灣,可望推動臺海永久和平,就不用提高國防預算;郝龍斌則表示,支持適度國防預算,但避戰比備戰重要,兩岸和平穩定、避免臺獨是最好的國防。
鄭麗文問,國防預算已經有9400億,另外還有特別預算超過兆元,真的要這樣無止境地進行軍費競賽嗎?外國記者會問她是否贊成GDP 5%的軍費,她認爲臺灣承擔不起,這完全本末倒置。臺灣的安全不是靠9400億國防預算就能證明的。政治上,我們應該尋求和解,創造和平穩定,而不是無窮無盡的軍費競賽。你們贊成GDP 5%嗎?
「當然反對GDP 5%,這是臺灣無法承受之重」。羅智強說,以前馬英九政府面對美國要求提高國防預算,馬政府守住了底線,核心戰略上,與民進黨不同,國民黨主張與美國、大陸交往採取策略平衡,即使軍事力量有限,也能在兩強之間維持平衡。當時雖未達GDP 3%,卻取得許多亮眼成績,例如免籤國家增加到一百多國、簽署臺日協議,這就是兩岸和平政策的範例,不是美國要什麼就照單全收。
蔡志弘迴應,1990年他就提出緩和兩岸關係的主張,兩岸關係應避免宣佈獨立,否則政治危機會立即轉化成經濟危機。GDP 5%作爲國防預算,對臺灣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臺灣應該透過交流尋找解方,用政策解決經濟問題,不必靠政治手段。
張亞中直言,他感到困惑,國防預算提高時國民黨很多立委都表達支持,甚至在AIT表達感謝,但辯論場上卻不支持。他連GDP 2.8%都反對。2004年他就反對軍購,是臺灣反對軍購的先鋒。大陸軍力增加,我們如何安全?僅靠增加力量也不行,也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或日本,但只要把大陸攻臺意願降到零,問題就解決了。
郝龍斌說,他支持適度的國防預算,但一年三兆,GDP 5%就約一點二兆了,「我們不可能用這樣的預算完全捍衛國家,我們要備戰,也要避戰,相信兩岸和平穩定」。反對臺獨是避免衝突的最佳方式,民進黨亂買亂花,付了錢的武器還沒到,親美不能跪美。臺灣要讓國家安全,在減少國防預算的同時,也能有良好發展,只要持續交流對話,臺灣能在中美之間保持等腰三角形策略,左右逢源。
卓伯源說,爲什麼國防預算一直增加?臺灣應該維持基本防禦能力,而不是錯誤地「抗中保臺」,臺灣需要智慧策略,避免戰爭。因此他認爲,聯合國總部遷到臺灣一定可以降低臺灣兵兇戰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