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安丘:綠色種養循環模式繪出生態農業新圖景

通訊員 曹宗堂 韓慶學

山東濰坊安丘立足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聚力打造全國首個全域生態農業縣,通過暢通“種養一體化”發展之路,讓“畜禽養殖—糞肥還田—農業種植”形成閉環鏈,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加新亮點、賦予新內容、闖出新路徑、擦亮新底色,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養種結合催旺“產業綠色”

連日來,在位於山東濰坊安丘郚山鎮的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工人開着飼料車將精心配製的飼料灑入餵食區,體格健壯、毛色油亮的奶牛低頭悠然地進食;而在擠奶區,一頭頭奶牛整齊“排隊”在並列式擠奶機旁,工人通過輔助自動化設備完成擠奶,各牛舍呈現出和諧而繁忙的景象。

“我們從瑞典引進的擠奶設備和帝波羅奶牛管理系統,由澳大利亞引進300頭純種荷斯坦奶牛做種羣基礎,現已發展爲存欄1400頭奶牛的規模,日產鮮奶20噸。”公司車間管理員王海青介紹。

山東濰坊安丘遵循綠色與碳中和原則,不斷創新農牧循環發展模式。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爲實現糞污的循環利用,建成面積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工程設施,並在生態農場規劃建設300畝桃樹園和260畝包括溫室26000平方米的果蔬觀光采摘園,配套完善智慧型水和沼液一體化灌溉系統。沼氣發電自用,固液分離後,沼渣、沼液全部用於果蔬種植園做有機肥,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眼下,溫室大棚裡的蔬菜、水果等長勢喜人,馬鈴薯、西瓜等可提前上市,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山東濰坊安丘郚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興忠說:“每個溫室大棚裡使用的底肥,都是牧場產生的糞污,通過沼氣工程轉化爲沼液、沼渣後生成的有機肥,並藉助水肥一體化系統精準輸送到每個植株。”

近年來,山東濰坊安丘創新探索種養循環、沼液無害化還田、化肥減量增效,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打造全域低碳智慧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精心培育了安丘市供銷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公司等一批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佈局了鄉村振興服務中心20處,通過專業化、標準化、社會化經營服務等方式,開創了專業用藥、科學施肥,生態標準化管理模式。

據瞭解,山東濰坊安丘全面推行全鏈條管理模式,探索建立56種農作物生態化過程管理體系,在全國率先構建“土壤修復、誘導抗性、精準營養、系統植保”等全流程、模塊化管理標準,按標生產的農產品全部爲生態農產品,打造安丘大姜、柘山蜜薯等“老味道”“新標誌”生態農產品30餘個。

深度融合厚植“發展底色”

山東濰坊安丘因地制宜,既抓經濟作物富民增收,又抓糧食生產穩糧保供。郚山鎮還以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爲引領,投資33680萬元在龍湖產業園建設合力牧業萬頭肉牛養殖及高標準農田配套產業融合項目。其中,一期工程投資7200萬元,建成面積達13608平方米鋼架結構肉牛育肥舍3棟,配套精料庫、草料棚、機械庫也已投入運營。

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培全說:“爲進一步實現糞污的高效利用,我們引進了以色列水肥一體化系統,建設高標準小麥和青貯玉米糧食示範園,消納了肉牛養殖產生的糞污,實現了種養結合、農牧一體化發展。”

山東濰坊安丘積極推進農牧加遊全產業融合,創新推行“旅遊+農牧業”模式。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已建成國家級休閒觀光牧場。郚山鎮以旅遊思維爲導向,依託特色資源打造生態農場,拓展特色採摘、休閒觀光和體驗研學等旅遊業態。建成五龍湖自然景區、奶牛科普館、動物親子牧場、兒童遊樂園、果蔬休閒採摘園、乳製品烘焙加工體驗等六大旅遊觀光項目區,日可接待遊客1000餘人(次)。2024年共接待實習學員、研學團體及休閒觀光遊客8萬餘人次。

“我們結合生態農業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一方面,通過養殖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等措施,構建起現代農牧結合、產加銷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業態。另一方面,通過探索建立區域性一體化推進的‘以地定養、以畜定種、以肥養地、種養結合’新模式,打造‘畜—肥—農’種養循環新業態,助推‘旅遊+農牧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山東濰坊安丘郚山鎮黨委副書記穆乃彬向記者介紹說。

山東濰坊安丘聚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推進全域生態農業轉型,創新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通過“生態農場創建+設施農業攻堅”雙輪驅動,構建起“林下種植”“種養循環”等多元化立體農業體系,一幅產業興、生態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在這片土地徐徐鋪展。目前,該市已培育示範生態農場50家,生態蔬菜30萬畝,引領帶動農場1483個,去年帶動農民增收26億元。

優勢聚合擦亮“循環特色”

近日,濰坊學院在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召開生態標準初步成果驗收會。與會專家實地參觀考察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生態循環體系,聽取濰坊學院駐合力牧業科技小院工作彙報並現場討論,瞭解“葳蕤科技小院”工作進展。

濰坊學院葳蕤科技小院成立於2024年12月,由濰坊學院聯合蘭州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組建專家團隊,指導農場生態農業發展。濰坊學院駐合力牧業科技小院常駐博士生1名,帶領20餘名本科生共同完成農場碳覈查及生物多樣性工作。未來,科技小院將在農場產品碳標識、碳足跡數字化溯源及碳交易市場等方面開展研究,實現以科技助力企業發展。

山東濰坊安丘立足山區實際,通過“政策引”“橫向帶”“縱向領”“利益聯”,全力打造以土地增效、綠色循環和種養平衡爲一體的大生態循環模式,形成了特色鮮明、豐富多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畜牧業全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增強,山區農牧旅景觀日益顯現,實現了資源共享、循環利用和產業鏈延伸,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目前,山東合力牧業有限公司已成爲國家級生態農場和國家蔬菜中心認證標準化基地。

作爲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範市和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優秀示範市,安丘農產品安全優質的“金字招牌”越來越亮。今後,山東濰坊安丘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以提質增效爲着力點,按照“產業融合化、園區景區化、鄉村旅遊化”的規劃,全力推動循環型、智慧型、體驗型、終端型發展,實現全產業融合、全鏈條增值、全環節提升的發展目標,着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