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開票”激活循環經濟 綠色稅制滋養生態沃土
來源: 信網 責編:王榮 2025-07-17 08:56:03
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色稅收政策有效引導企業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向轉變,促進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積極開展“反向開票”和綠色稅制宣傳輔導,持續簡化辦理流程、推動業務集成、拓展數據共享,協同發力激活循環經濟“一池春水”,助力企業向“綠”轉型、循“綠”而行、以“綠”生金。
“反向開票”把脈開方 雙線輔導降本增效
“我們主要從事報廢機動車的回收拆解,銷售方以個人爲主,他們大都不願花費精力去代開發票。‘反向開票’政策出臺後,在聯用平臺上就可以即時繳稅開票,不用再委託代辦申報,也無需逐戶覈對申報繳稅信息,極大提高了辦稅便利性,大大降低了我們企業的財務覈算成本、保管成本。”青島華森汽車經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森德介紹說,“2024年我們已成功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共81份,累計30.91萬元。相關成本有了合法合規的扣除憑證,這實實在在減輕了我們的稅收負擔。”
據悉,針對資源回收企業財務水平參差不齊、政策理解存在盲點的痛點問題,平度市稅務局積極做好線上智能分析、線下精細服務“雙線”輔導。一方面,在前期舉辦再生資源反向開票政策專題培訓會的基礎上,用好核心徵管平臺,結合企業所得稅稅種登記、行業登記等信息,建立資源回收企業臺賬,完善企業類別、回收報廢產品類別等相關數據,摸清轄區內資源回收企業底數;另一方面,主動靠前服務,從正面典型示範、反向開票設計理念、業務流程、聯用平臺模式等方面入手,爲資源回收企業講清楚政策規定,引導資源回收企業依法合規經營。
“一企一策”精準滴灌 綠色標杆拔節生長
在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佈的《2024年青島市綠色製造名單》中,市南區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登榜。海洋化工研究院是我國最早專門從事海洋塗料研究的機構,開啓了我國海洋塗料自主研發的序幕。公司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技術產權的新產品,不僅廣泛應用於船舶市場,而且拓展到航空領域,引領國內海洋塗料向高性能、環保和功能化方向發展。
“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電池塗料徵收消費稅的通知》,對施工狀態下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低於420克/升(含)的塗料免徵消費稅。這是國家通過稅收優惠加強對塗料行業環保生產的政策性引導。”企業財務負責人韋華說道,“在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下,我們對產品的生產進行結構性調整,重點進行環保型、高性能塗料的研發和生產,低VOC含量(免稅部分)產品佔比從23年的90%提高到24年的94%。結構化調整後,我們企業的塗料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1%。”
爲幫助企業更好更快了解環保類稅費政策,市南區稅務局建立“一企一策”工作臺帳,通過“藍菁靈”青年突擊隊,“一對一”精準輔導,主動提供“送策上門”等服務,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利用稅收政策鼓勵企業節能減排,引導企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作爲深耕塔桅與建築鋼結構領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青島林輝鋼構有限公司將低碳理念深度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各環節,持續推動產品向低碳化、節能化、綠色化升級。憑藉在綠色轉型中的顯著成效,公司成功入選青島市2025年綠色工廠名單。
“膠州市稅務部門不僅及時送來了支持創新和環保投入的稅收政策‘禮包’,更關鍵的是同步提示了稅務申報管理中的潛在風險。在他們的專業輔導下,我們規範歸集研發費用,精準享受了加計扣除政策,節省的45萬元稅款全部用於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綠色效益的雙贏,也確保了創新投入全過程的稅務合規性。”林輝鋼構財務負責人馬承平表示。
“雲端診稅”解資金難題 稅惠活水助企紓困
近年來,隨着青島市區人口逐年增多,供水缺口逐年增大。作爲一家專業從事海水淡化處理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響應國家環保戰略和“十四五”規劃中提高海水淡化供水保障水平的要求,大力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突破了長期以來青島市水資源短缺的瓶頸,研發設計出日產能20萬立方米的國內最大海水淡化市政供水項目,成長爲我國海水淡化的領軍企業。但隨着電單價和原材料上漲,加之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費支出不斷增多,企業流動資金較爲緊張,一度影響到經營情況。
作爲一家從事“水生產和供應業”的中型企業,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屬於留抵退稅新政策惠及範圍之內。李滄區稅務局緊扣綠色發展戰略,堅持精細服務原則,利用大數據技術掃描後主動聯繫上企業,安排專人輔導企業享受4600餘萬元的留抵退稅,真正讓稅收優惠紅利從“看得見的數字”變成“用得着的資金”。
“在企業綠色改造路上,稅收支持始終相伴。這筆退稅款極大解決了企業資金緊張的燃眉之急,也爲企業節能降耗研發提供充足的支持,未來我們會進一步提高產能,爲市區淡水供應提供有力保障。”企業財務經理李昕深有感觸地說道。
下一步,青島市稅務局將持續跟進“反向開票”、綠色稅制等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及時收集意見建議,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和操作流程,讓政策落地更加精準有效,助推綠色環保產業鏈做優做強。文/通訊員 沙金 記者 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