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肇事翁釀3死車禍 她爆「驚人1巧合」:對女性有敵意

諮商心理師林翠芬分析三峽肇事老翁行爲模式,並懷疑老翁「對女性有敵意」。(圖/中時資料照)

新北市三峽區19日下午4時許發生一起嚴重車禍,有位78歲的余姓駕駛不明原因,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學生、騎士與行人,造成3死12傷的慘劇,引起社會大衆關注;諮商心理師林翠芬對於此案的駕駛餘翁分析心理狀態,除了「理智線斷」、「路怒症」之外,她也懷疑老翁對女性「充滿敵意」,且從餘翁之前開車撞到「推嬰兒車的媽媽」紀錄可見,所有指標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就是有潛意識的因子在裡面」。

諮商心理師林翠芬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中指出,從老翁的行爲模式分析,老翁的車輛有加速、失控,但也有控制能力,且老翁本身有許多違規紀錄,她也認爲,老翁對社會規範不太遵守且有敵意,她也指出老翁不只是情緒失控,也有報復心態。

林翠芬表示,路怒族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普遍都有要按照「自身意思走」的潛意識想法,路怒族已經預定好要怎麼走、要怎麼做,一旦行徑和預期的不一樣,就會變得特別焦躁、被冒犯。

林翠芬也說,「車子」本身是特別的工具,具有權力,再加上握着方向盤有控制權,在某些情況下,當駕駛待在車子內的密閉空間裡,因外面的路人無法得知車內的人是誰,因此具有匿名性,道德感就會減少,所以,她認爲老翁車子的速度力量,當失控時就不是一輛車,反而變成「一輛武器」。

林翠芬對於老翁的反應與實際狀況不符,因此,她另外有個人推斷,她認爲老翁對女性充滿敵意,老翁先前有撞到推着嬰兒車的媽媽案例,以及這次事件中罹難的人,兩者都有女性,所以,當全部的指標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時,她從心理學角度認爲「就會有潛意識的因子在裡面」。

至於老翁爲何對女性有「潛在敵意」,林翠芬也分析可能是與母親相處過程中有諸多壓力,或是受到配偶、女性長輩的批評,又或是可能來自「男尊女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