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釀3死 美日歐制度與臺灣現況大對比

▲三峽北大國小旁嚴重車禍釀3死,民衆自發到現場獻花悼念。(圖/記者邱顯燁攝)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新北市三峽區於5月19日下午發生嚴重車禍,一名78歲余姓男子駕車高速衝撞等紅燈的機車及放學人潮,造成3死12傷的慘劇。據瞭解,該駕駛五年前曾有過沖撞行人事件,社會輿論譁然,質疑其爲「累犯」,引發高齡駕駛安全管理的熱議。

YouTuber火花羅在其臉書粉專《第四維度》指出,國際上已有多國對高齡駕駛人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臺灣則雖有相關研究,卻長期未落實,政府態度消極,導致管理漏洞頻出。他強調,高齡駕駛管理不應一刀切禁止某年齡以上者開車,否則將加劇社會不公,尤其在臺灣公共運輸資源匱乏的背景下,直接禁駕會使老人行動受限。

火花羅建議建立多元管理機制,包括嚴格的換照規定、回訓制度與認知能力檢測,且多數措施無需立法,只要交通部有心推動即可。他並以日本、美國、歐洲的制度爲例,說明先進國家如何兼顧安全與長者權益:

日本:75歲以上換照須通過認知功能檢測,若有失智傾向需醫師評估;有違規紀錄者還需實地路考。另設有鼓勵主動繳回駕照的補貼和折扣措施。2022年新制實施後,雖合格率高達97%以上,但仍有約1成未通過路考者無法換照。

美國(以部分州爲例):70歲以上須親自到場換照,80歲以上需附視力檢查證明,75歲以上須通過路考,87歲以上需每年重審。

歐洲:多國無固定年齡限制,但設有嚴格醫師通報機制,醫療體系可依駕駛人健康狀況通報交通管理機關,決定是否需再評估或撤銷駕照。此制度在英國、瑞典、紐西蘭等國實施且公開透明。

臺灣現行規定75歲以上駕駛人每三年換照一次,僅需通過與機車考照相似的認知問答,制度寬鬆且形式化,導致肇事駕駛能輕易續照。火花羅批評臺灣駕照考取費用低廉、訓練時間短,缺乏培養駕駛人安全意識的機制,與國外嚴格考照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火花羅指出,自毛治國擔任交通部長以來,臺灣駕照考覈與回訓制度逐漸鬆懈,儘管2021年「820交通改革大遊行」促使政壇承諾改革,但至今無明顯進展。他感嘆,政府往往只有在重大事故發生後纔會短暫關注,隨後又不了了之,反映出對人命安全的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