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AMC同時劃歸中央匯金控股 專家:未來或將更加聚焦主業 迴歸政策性職能
財聯社2月14日訊(記者 史思同)2月14日,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接連官宣,控股股東將由財政部變更爲中央匯金。至此,三大國有AMC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一事終於“靴子”落地。
與此同時,工、農、中、建、交等國有大行也密集發佈公告,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6.7%股權擬劃轉至中央匯金,中央匯金所持各大國有銀行股份也將隨之發生變動。
在業內專家看來,此次相關股權劃歸匯金,旨在通過股權調整優化國有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強化國有資本的集中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並不改變中國信達、長城資產、東方資產作爲主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性質。未來,AMC將進一步聚焦於不良資產處置和金融風險化解,迴歸政策性職能。
三大AMC控股股東變更,國有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持續優化
具體而言,根據相關公告,財政部擬將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所持221.37億股中國信達內資股、488.3億股東方資產股份、以及376.7億股長城資產股份全部劃轉至中央匯金。本次劃轉完成後,中央匯金將接替財政部成爲三大AMC控股股東,分別持有中國信達58%股權、東方資產71.55%股權以及長城資產73.53%股權。
不過,目前上述股權變更均尚需取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而本次劃轉完成後,三大AMC仍爲國有控股金融機構。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財聯社記者,上述股權劃不改變中國信達、長城資產、東方資產作爲主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性質,從財政部轉至中央匯金主要是爲了落實好新一輪機構改革精神、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關係。
此前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要求,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此次劃歸匯金,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部署的一部分,旨在通過股權調整優化國有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強化國有資本的集中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進一步指出。
曾剛認爲,中央匯金作爲中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長期以來承擔着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重要職能。此次將上述AMC納入匯金體系,不僅有助於提升AMC的資本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也爲其未來發展提供了更明確的戰略方向。
AMC亟需進一步聚焦主業,匯金控股或將帶來新機遇
在業內看來,三大AMC劃歸中央匯金控股,是中國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一步。“這一調整不僅有助於優化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結構,也爲AMC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曾剛稱。
據瞭解,三大AMC成立之初的使命是化解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風險,推動金融體系改革。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深化,AMC的職能逐漸從單一的不良資產處置擴展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領域,包括投資、證券化、債轉股等。但與此同時,AMC的商業化運作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偏離主業”的質疑。
“當前,部分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增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的需求越發迫切。”董希淼指出,中國信達、長城資產、東方資產以及中信金融資產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專業化能力和市場化經營,更好地支持服務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更充分發揮其在金融救助和逆週期調節中的作用。
對此,董希淼也進一步建議,2024年12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有序拓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收購的金融不良資產範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以此爲契機,更好地助力金融機構盤活存量資產,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投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展望AMC未來發展,曾剛認爲,此次劃歸中央匯金後,AMC或會被要求更加聚焦於不良資產處置和金融風險化解,迴歸政策性職能。同時,AMC可能會與中央匯金所控股的衆多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形成更高效的資源整合和協同效應。此外,AMC的治理結構也將會更加集中化,決策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