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獎金 醫院拿來修天花板

衛福部上月公告各醫院申報使用情況,被發現部分醫院將獎金拿來「修天花板、買便當點心」。圖爲示意圖,非當事醫院。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今年三月實施三班護病比,六月發放五點四七億達標獎金,但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發現,部分醫院將這筆獎金拿來「修補天花板、購買便當飲料」,並未專款專用,質疑衛福部嚴重失職,未能督促各醫院把經費用於留任基層護理師。

衛福部最近於網路公告各家醫院三班護病比獎勵金使用狀況,臺灣護理產業工會檢閱資料發現,屏東縣國仁醫院獲逾卅萬獎勵金,竟被用來處理天花板發黴、輕鋼架生鏽及診間窗戶漏水等問題,而院方迴應「此舉可改善有過敏問題的護理師工作品質」;新北市三重中興醫院拿到十八多萬獎金,卻被用在補助護理師制服、護士鞋及繼續教育課程,甚至成爲便當及飲料費。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工會去年向衛福部照護司建議,應明訂獎勵金髮放方式,確保這筆獎勵金讓基層護理人員有感,但衛福部「抵死不從」,認爲應保留彈性給醫院,工會只好退一步要求衛福部公佈發放方式。不料,各家醫院「很誠實」,直言獎勵金拿來修天花板、買會議便當等,實在很荒謬。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也發現,截至九月底,獲發三三○○多萬獎勵金的臺北榮總醫院、二一○○多萬的亞東醫院、一二○○餘萬元的臺大醫院均尚未揭露發放方式。公會近日內將發函至衛福部,要求儘快蒐集這幾家醫學中心發放規範。

高若想表示,衛福部對外強調,發放三班護病比獎勵金,將有助留下護理師,且醫院應專款專用,發放給護理師。不過,各家醫院回報獎金用法,部分醫療院所明顯違反獎金目的,但衛福部卻絲毫沒有反應,只是公開調查結果,顯然並未善盡責任。

衛福部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表示,一再要求各醫院將三班護病比獎勵金用於可提升護理人力作爲,並公開獎金使用方式,目前僅剩少數幾家醫院尚未填報或寫得不夠清楚,將要求這些醫院儘快說明,至於工會對獎勵金使用有所疑慮,可循管道申訴,衛福部將設法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