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市場休4天豬價仍高 業者:中秋後纔有回穩空間

農業部協調全國肉品市場休市4天調節豬價,10日雲林肉品市場豬價仍處於高檔,預估中秋節後纔有回穩空間。(張朝欣攝)

今年國內豬隻因育成率差等因素,導致豬價攀升,農業部因此協調全國肉品市場休市4天進行調節,10日雲林肉品市場開市首日截至中午每公斤交易價約106.5元,仍處於高檔,但比中元節前一天約109.9元減少3.5元。預估近期豬價可能會落在105元左右,中秋節前因全民烤肉會有一波漲幅,中秋節後纔有回穩空間。

雲林肉品市場中元節休市3天,加上農業部徵休1天,6日至9日共休4天,10日開市拍賣頭數約2205只,與以往休市後開市的平均拍賣頭數2400頭相比有所減少,顯示豬隻供貨量還是有短缺情況。

農業部協調全國肉品市場休市4天調節豬價,10日雲林肉品市場豬價仍處於高檔,預估中秋節後纔有回穩空間。(張朝欣攝)

雲林肉品市場總經理黃加安表示,近年來豬隻拍賣頭數逐年減少,2020年全臺豬隻拍賣頭數逾694萬、2021年675萬、2022年661萬、2023年624萬、2024年約622萬,原因在於飼養成本變高、極端氣候高溫影響生長、豬隻染病等。

黃加安說,仔豬養到可拍賣的成豬約200天,重約120公斤,不過近年來因仔豬換肉率不佳,有些豬農考量成本因素,會延長飼養時間,待成長到130公斤左右才拍賣。

黃加安指出,今年初母豬出現下痢等疾病,也導致不少仔豬染病,豬隻出貨量因而減少。雖然可進口豬肉來彌補,但近期國際豬價同樣處於高檔,進口豬肉價格高,對進口商而言利潤不高沒有吸引力。估計要到中秋節過後需求減少,加上天涼換肉率提升,豬價纔有調降空間。

豬農提到,近年來因環保規範愈來愈嚴格,導致一些舊豬場離牧,加上申請新豬場不易,也是豬隻供應量不足的原因。整體而言,養豬大環境不佳,若想吃到便宜豬肉,須待整體情況好轉纔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