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供應增加 成交量恢復 豬肉價格 入秋可回穩

臺中市大安區是全市養豬重鎮,大安農會30日指出,臺中市肉品市場目前成交量逐步回覆正常,評估肉價會在今年秋天回穩。(李京升攝)

全臺豬隻供應吃緊,導致豬肉價格不斷上漲,臺中市大安區是全市養豬重鎮,大安區農會30日表示,肉品市場經調配,目前成交量逐步回覆,預估臺中市豬肉價今年秋天回穩。

臺中市大安區1974年起成立養豬專業區,目前全區約有40戶養豬戶、飼養1.8萬頭豬,但今年春節受到豬隻疫病影響,仔豬育成率下降,加上日前因中南部風災、豪雨影響,導致全國性缺豬、供需失衡,各縣市8月中旬毛豬交易價,更曾飆破每公斤近120元天價。

不少傳統市場豬肉攤,不見熱絡買氣,也因毛豬交易價高,使得攤商進貨成本拉高不少。何姓肉攤老闆說,最近是中元節、中秋節,豬肉需求照理說會大增,但因豬價高漲,即便他們吸收成本,民衆仍會選擇以雞肉等其他肉類替代,買氣明顯少2、3成,目前只能減少進貨量,並盼豬價回穩。

大安區農會總幹事蔡建宗指出,今年國內毛豬供應量,因爲流行性疫病,導致毛豬育種不足,減少約1成;5月後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使得豬隻食慾變差、成長速度慢,加上中南部前陣子豪雨風災,成豬長不到拍賣重量120公斤以上,讓豬肉產量大減,豬價因此飆高。

蔡建宗說,往年同期成豬成交價,每公斤均價約95元上下,但今年從端午節開始價格突破百元,迄今每公斤成交價常態維持在105元以上,大安區肉品市場目前有配合農業部請臺糖每日增調500至600頭毛豬,讓成交量慢慢恢復正常。

蔡建宗指出,未來天氣轉冷後,每日拍賣成交量將回到穩定數量1800至2000只,臺中市的豬肉價預估今年入秋可望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