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揭「AI研究美國一強」的真相:人才來自中國
▲日媒指出,美國AI主力人才來自中國。(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慧(AI)模型全球熱議,美國與中國也正在這場AI爭霸戰中競逐第一。AI第一強國目前無疑是美國,但日經中文網指出,撐起美國研究能力的幕後英雄就是中國,且美國智庫分析顯示,美企、研究機構任職的傑出AI研究人員之中,中國畢業生佔據多達40%,成爲美國AI的主力人才。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所屬的「馬可波羅智庫」(MacroPolo)數據顯示,2019年,在美國工作的頂級AI研究人員畢業大學所在國家,美國最多(31%),接着是中國(27%)、歐洲(11%)、印度(11%)、加拿大(3%)、其他(17%)。不過到了2022年,美國佔比儘管增爲37%,但已退居第二,第一由中國(38%)奪下。不少中國人在中國讀完大學之後,前往美國當研究生。
這是否會動搖美國一強的格局?報導發出警訊,若中國政府與企業成功吸引人才歸國,AI研究能力有可能一口氣提高。
不過報導也說,以當前情況來看,在科技公司與研究機構聚集的美國作爲工作地點頗具人氣。馬可波羅智庫指出,依據2022年分析,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外籍人士之中,多達80%選擇在美國就業,現階段美國保持較高研究力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馬可波羅智庫針對AI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發表論文的頂級研究者進行分析,在前10名發表機構之中,有7間爲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等美國企業,中國的北大、清華進入前10,美國表現仍爲全球第一。科學雜誌出版巨頭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則稱,在AI領域之中,與美英相比,中國研究機構單獨進行研究的情況較多,與全球學術網路脫節。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革新智慧統合研究中心負責人杉山將表示,中國部分優秀年輕人才正爲企業與研究機構發展做出貢獻,且世界各地攻讀資訊類博士課程的學生正在增加,但日本這類的年輕人還很少。
報導稱,美中AI爭霸戰開打之際,日本被排除在外,其中一個原因正是人才短缺。爲了增強AI競爭力,日本政府正加緊制定對策,增列預算,並設立支援年輕研究者與學生的制度。AI新創公司Araya執行長金井良太表示,第一步須先建構研究所需環境,確保豐富資源,也需要不落後於世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