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數發部長林宜敬專訪》文青背景的工程師 意外踏入政壇

數發部部長林宜敬。圖/王德爲

數發部長林宜敬 小檔案

看似政治素人,一年多前,林宜敬還是民間企業創辦人,一下子要換位思考,談踏入政壇的心情轉折,他若有所思,猶豫了一下,迴應「因爲我以前是文青」。

「文青」的認知跟現在世代的文青應該大不同。林宜敬表示,自己對於公共事務有興趣,但會進到政府完全是人生的意外,由於父母年輕時也都是文青,對於一些較「遙遠」的議題會比較有興趣。

林宜敬說,這些議題不是跟切身利害有關,是文青或知識分子的一個特點,因此談得大多不是自己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是說自己今天投資賺了多少錢。

他還提到,自己高中時參加建中青年社,參與校刊編輯,最要好的朋友,大多也都是文青類,還透露,大學的時候,參加過自由之愛學運,儘管有人提過他是野百合世代,他語帶驕傲澄清,「比那個還要早喔」。

因爲這場學運是臺灣1980年代第一場大型學生抗爭運動,還是臺大學生在解除戒嚴前的1986年發起,訴求爲大學自治、言論自由、教授治校、學術獨立等。

林宜敬說,當時主要爭的是言論自由,不過他解釋,自己不是領導人,只是在下面鼓掌。

林宜敬認爲自己進到公部門,心情轉折上「還好」,自己有一個原則是,公務機關有政務官、有事務官,他就是處理「技術」的政務官,所有的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因「工程師的那個我」,他強調,自己真正心理認知的自我,就是一個工程師、科學家,甚至會成爲企業家也不是自己原本內心就設定。

接下部長,林宜敬曾經說過,上任時有個感覺,從人生經驗的辛苦、難過、快樂等點滴串在一起,對工作幫助很大。當下,想到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一句話,是電影《星際大戰》經典的一句祝福語「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