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張善政專訪》市政、家庭難兼顧 感謝太座體諒
桃園市長張善政說,現在還是很難在市政工作和家庭生活間找到平衡,對太太很過意不去。圖/本報資料照片
科技人出身的張善政,重返政壇、擔任桃園市長二年多來,在不少縣市長施政滿意度的評比中名列前茅;不過經歷過選戰、擔任需常與基層民衆互動的地方首長工作,他說,現在還是很難在市政工作和家庭生活間找到平衡,對太太很過意不去。
張善政初入政壇,是應前總統馬英九之邀擔任政務委員。他說,政務委員是技術幕僚,就一個人、一間小辦公室,他負責科技領域的專業:「很多人不曉得政務委員是幹嘛的,就跟他說就是李國鼎以前做的事,大家就懂了。」
後來當科技部長,雖然對業務駕輕就熟,不過不同於政務委員是幕僚、給院長建議、協調事情;部長是首長,「開始體會部長是有責任的,後來當上了行政院副院長、院長就更不用講了,責任更大。」
二年前,張善政經歷選戰,選上桃園市長。張善政說,地方首長也是要揹負行政責任,只是以前當部長和院長時沒有選舉壓力,很少應酬、晚上7時辦完公事就能回家、陪家人;當了市長之後,幾乎不可能陪家人,「現在和太太一起吃個晚飯,要看手機裡的行程,通常都是二、三個禮拜後,這點對太太很過意不去,還好太太個性也外向,可以有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
他坦言,要和基層民衆的互動,基層也有很多期待,像各式各樣團體理事長交接都希望市長去主持,農曆過年幾十場宮廟活動跑不完,還必須和二位副市長分頭跑,市民碰到什麼事情都會希望市長要在,雖然剛開始覺得有點壓力,但看到市民開心,他也覺得很欣慰。
某位縣長曾經跟張善政說,他當了縣長四年,沒有一天休息,四年任期結束時太太得了憂鬱症,「怎麼平衡市政工作與家庭生活,對於市長來講很大的挑戰,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好的平衡點。我只能說,謝謝太太的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