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缺到「誰都得頂上」?教師荒亂象:跨科教學、課表亂排成教師惡夢

照片提供:未來親子

教師荒下的現場:當歷史老師走進家政教室

「我居然要教家政課?」這是一名國中歷史教師在粉專《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中提到,他在新學期拿到課表後的真實感受。

他坦言,自己對衣物、烹調都相當隨性,根本談不上專業,卻因爲師資不足,被迫踏入陌生的家政課堂。

這樣的錯置並非個案。他說,另一位歷史代理教師被派去教地球科學,而資深理化老師則要教生活科技。原因只有一個:沒有人。

缺人到「誰都得頂上」

開學在即,教務主任和教學組長在壓力下硬是生出了課表,但課程分配的背後,是龐大的人力缺口。這位教師指出,他自己一週比原本多出三堂課,其他同事加班情況更嚴重。非專業授課不僅增加老師焦慮,也讓教學品質成爲隱憂。

「這樣的惡性循環,既勸退新人,也耗損現有老師,」他直言,「最該被重視的教學品質,真的能保證嗎?」

事實上,教師荒的問題今年特別嚴峻。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全國中小學代理教師在 8 月中一度缺額高達 1,429 人,即便經過各縣市協調與緊急調派,截至 8 月 28 日仍有 412 名教師職缺未能補上。

尤其在偏鄉,問題更加突出。花蓮縣就有 15 所國中小開學前仍缺代課教師,缺口約佔 3–5%。即便是臺北市的明星高中,也出現「公告多次仍徵不到老師」的窘境。

此外,師資斷層更讓教育界憂心。法制局報告顯示,持有教師證卻在三年內參與正式甄試的比例,從過去的 42.8% 掉到 31.25%,代表近七成儲備教師寧願不進教育現場。

「辛苦你了,但這不是解法」

這名歷史老師在文章最後,仍感謝教務主任和教學組長:「一定辛苦您了。」但他心底更清楚,這份善意無法改變結構性困境。

當一門課被交到完全不熟悉的教師手上,當老師必須用焦慮與熬夜來補上體制的缺口,教育品質與師資穩定,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失。

「今天的低落,可能是更多老師的日常。」他說。教師荒,已不只是新聞上的數字,而是每天在教室裡的真實震盪。

一堂課的錯置,可能只是校園裡的插曲,但當錯置成爲常態,當老師們在焦慮、疲憊與無奈中硬撐,最終受傷害的,將不只是教師,而是我們的孩子。

如果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石,那麼「缺人到誰都得頂上」就不應該是臺灣教育的日常,而必須成爲政策最急迫的修補。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臺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蘋: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