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嶽:建議優化海外中資企業跨境融資環境與政策|兩會時間

財聯社3月5日訊(記者 黃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向海外,實現國際化經營,但當地融資不確定性因素制約着企業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楚天科技(300358.SZ)董事長唐嶽建議,優化海外中資企業跨境融資環境與政策。

楚天科技主營業務系醫藥裝備及其整體技術解決方案,並推動智慧醫藥工廠的研究與開發。目前楚天科技已在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銷售與服務中心。2017年,楚天科技併購德國Romaco集團,其全資子公司德國ROMACO集團於2024年9月得到中國工商銀行的大力支持,實現了跨境融資替換德國儲蓄銀行銀團貸款。唐嶽結合這一跨境融資創新實踐,提出上述建議。

2015年前後,國際化趨勢主要是通過海外併購等方式實現。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海外併購加綠地投資等多種方式,實現國際化經營。部分高科技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企業的國際化,不僅對國內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離不開國內金融體系的大力支持。

唐嶽表示,最近十幾年的跨境融資政策,是相關部門通過實踐和探索逐步形成的。目前,跨境融資在支持高科技和先進製造業國際化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由於中資企業海外業務的特殊性和當地金融環境的複雜性,跨境融資仍然存在一系列痛點或難點,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

爲此,唐嶽建議從四個方面優化海外中資企業跨境融資環境與政策:建立分類監管機制,提高金融支持精準度。對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行業,如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等企業,對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國家重大攻關項目的上市公司等企業,要與普通製造業企業區分開來,實現分類監管,提供專項跨境融資額度和審批審覈的綠色通道。

拓寬跨境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目前國內銀行貸款利率下行,國內外利差較大,國內銀行甚至出現資產荒,而中資海外企業又急需資金支持。建議相關部門除了內保外貸外,還可擴大人民幣跨境直貸規模,鼓勵有能力的商業銀行開展人民幣跨境融資業務,降低外匯風險。此外,推動政策性金融機構(如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專項信貸支持,降低中資海外企業的融資成本。

優化外債管理政策,提高資金流動性。根據國家發改委《企業中長期外債審覈登記管理辦法》,中資企業借用超過一年的銀行貸款,需要提前取得外債登記審批才能提款,審批通常耗時較長,且審批時間不確定,經常影響到企業和銀行的合作計劃。實踐中,很多國內銀行只能把跨境貸款短期化,從而給企業經營的現金規劃造成較大壓力。他建議,優化發改委外債管理,簡化境外長期銀行借款審批流程,允許合規企業採取事後備案制,以提高跨境融資效率;相關部門參照商業銀行支持國內企業融資的方式,支持商業銀行對符合條件的貸款採用無本續貸,或者直接變更貸款期限等方式續貸,從而實現雙贏;相關部門探索集團資金池模式,允許一定規模的跨國企業在境內外設立統一資金池,實現境內外資金自由調用,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支持和鼓勵國有大行。目前國有大行在海外分行主要業務集中在結算領域。在信貸方面主要通過內保外貸進行規模有限的投放。隨着中資企業在海外經營規模越來越大,中資銀行對接中資企業,實現本地服務能力的提升也是必然趨勢。有關部門應推動國有大行國際化服務能力提升,在本地直貸、履約保函、銀團貸款、外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爲中資企業提供服務,在服務海外中資企業的同時,真正打造出國際化銀行體系和能力。

唐嶽認爲,優化上述政策可降低企業海外融資不確定性,提升國內銀行資金配置效率和服務能力,精準支持中資海外企業發展。未來還需關注全球經濟和金融監管趨勢,持續優化政策,爲中資企業全球化佈局提供穩定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