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董事長李東生建議:優化中國科技製造業融資環境,提高融資的可預期性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整體來看,中國科技製造業已具備性價比和質量的雙重優勢,“我們在成本效率方面有優勢,我們現在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快速趕上了。”
今年兩會期間,李東生提出多項建議,涉及科技製造業融資、AI欺詐治理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等相關領域。
關於優化中國科技製造業融資環境的建議中,李東生表示,近年來,隨着全球科技變革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科技製造業已成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但與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相比,仍處於追趕超越階段,特別是集成電路製造、半導體顯示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具有高科技、重資產、長週期的產業屬性,投入資本金大、回報率不高、回收週期長,且需持續投資,亟需相應的權益性資本融資。
鑑於科技製造業的產業屬性及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李東生提出,對頭部科技製造業提供資本市場的創新服務和支持,適度放寬股權融資限制,提高資本市場融資的可預期性。
李東生接受採訪時表示,主要是基於目前資本市場的情況。過去幾年,國內資本市場對高科技、重資產、長週期的科技製造業權益性融資,實際上造成一些限制。
他進一步解釋稱, 科技製造業,譬如集成電路、半導體顯示,一個項目的投資常常都是超過100億的。像半導體顯示,一般一個項目的投資都會超過200億,集成電路的一個項目一般超過300億。像這樣的項目投資或者規劃,融資按照現在的情況,很難達到要求。一般項目投資都會有幾部分構成:一是股東出資,投資人要出一部分錢; 二是來自項目的銀行貸款。
李東生指出,股東出資無非是來自企業內部的經營現金流,以TCL華星(TCL旗下的面板公司)爲例,每年大概能產生200多億的經營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的收入除了覆蓋還貸、分紅外,剩下的沒那麼多的。一個項目的投資經常過百億,之前TCL華星宣佈建立T9產線,總投資是350億。李東生表示,“在企業的發展當中,是需要有一定比例的權益融資。現在權益融資限額比較緊,很難拿到和你項目投資需求匹配的資金。”
李東生表示,現在中國在集成電路、芯片領域正在追趕、補上,現在還不能說有優勢。像這些產業的發展前提,都是需要有持續的資本的投入。這些資本投入除了來自項目的股東方,還是需要來自資本市場。
“半導體顯示這個階段還是在積累的階段。我可以大膽點預測,5年後,像TCL華星也好,京東方也好,我們不需要再依靠資本市場再融資來發展,我們自身的資金就足夠來滾動了。但未來的3-5年,這個融資對我們來講還是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這能建立和鞏固中國企業、中國科技製造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李東生表示。
人工智能在過去兩年的概念非常熱,特別是DeepSeek發佈之後,更是引發了非常廣泛的關注。對此,李東生表示,其實在製造業領域,應用AI技術的時間是很長的。TCL在波蘭的歐洲研發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研發,2018年設立的。美國在2011年就已經成立研發中心。
李東生表示,在製造業領域AI之前主要集中在應用領域,現在在很多項目已經收到成果。他強調,首先,把AI的技術應用到整個生產製造供應鏈的智能化改造、升級中,它可以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其次,把AI技術導入到產品的設計研發當中,也可以大幅提高研發效率,能夠提高技術發展的速度。
李東生還透露,TCL華星已建了自己的星智大模型,這也是企業級應用的一箇中心。“所以我們在製造方面的AI應用一直在進行,而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去年TCL通過AI應用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5個億。”
在有關加強AI深度僞造欺詐管理的方面,李東生表示,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深度僞造技術也快速發展。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會導致新的社會問題。近年來,我國相關立法雖有關注這一議題,但已出臺的規章制度尚不成體系,還不具備可操作的細則和明確的處罰標準。建議從加快出臺管理規章制度、明確懲罰制度、標識技術標準和發佈管理、國際合作等方面,加強AI深度僞造欺詐管理。
在有關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門檻方面。李東生認爲,當前,我國靈活就業羣體規模持續擴大,但由於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普遍不高且不穩定,個人全額繳納社保費用壓力大。爲更大範圍保障靈活就業人員基本權益,建議下調社保統籌基金繳費費率、建立社保繳納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取消部分險種的社保參保限制,將更多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