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看盤|縮量回踩,積蓄叩關能量

週四A股市場出現了縮量回踩的態勢。其中,算力股、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股等品種出現了較爲明顯的拋壓,使得科技成長股的表現遜色於預期。不過,水電股、銀行股等低波紅利股逆勢走高,說明市場核心主線依然較爲強硬,仍有衝擊年內高點的能量。

均衡行動中釋放短線壓力

由於公募基金的監管新規將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從而推動公募基金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需要作出均衡倉位的操作策略。一方面是將前些年低配的銀行股、醫藥股、食品飲料股的倉位加上來;另一方面則是將近年來超配的電子信息、汽車部件等領域的倉位降下來。

這也得到了近期盤面走勢的佐證。比如說在近期盤面中,銀行股,尤其是中等市值的銀行股頻頻出現強大的買盤,相繼創出歷史新高(含復權);食品飲料股等品種在週四的盤面中也有所異動,說明公募基金的確在回補這些低配的倉位。相對應的則是電子信息股、汽車部件股等品種在週四出現了較爲明顯的拋壓。

與此同時,騰訊控股(00700.HK)等互聯網龍頭公司相繼公佈2025年一季度季報,雖然業績信息超預期,但在算力投資等方面是否符合預期,市場參與者的分歧卻較大,從而引起了對算力股業績前景的擔憂。由於算力股大多是電子信息產業鏈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電子信息股面臨着兩大壓力,一是基金均衡行動中的短線拋壓;二是業績漸趨不明朗,甚至可能會因互聯網龍頭公司的算力投資邊際放緩而帶來業績低於預期的可能性。如此一來,算力股等品種在週四成爲短線A股回落的重要壓力來源。

蓄勢後仍將回升

這對於A股市場的後續走勢來說,帶來了隱憂。因爲電子信息股、汽車部件股等品種的超配現象較爲明顯,此類個股在後續行情的拋壓或持續釋放,這對短線A股形成的壓力不會迅速消散,也將放大短線A股走勢不振的預期。

不過,A股主要股指的核心驅動力量並不是算力股,也不是以人形機器人爲炒作主題的汽車部件股,而是銀行股、非銀金融股、食品飲料股以及被低配的醫療生物股。其中,銀行股的總市值已超10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一成水平。因此,隨着更多公募基金加大對銀行股的買入,A股主要股指的買盤力量支撐仍然較爲強勁,尤其是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等股指的後續走勢仍有回升的趨勢。

此外,當前A股市場所處的整體資金環境也出現了較爲積極的變化。從人民幣匯率在近期的較爲強勁表現來看,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認可程度在持續提升。再考慮到中國科技、軍工等實力水平的提升等因素,未來會有更多的國際資本均衡全球資產配置,從而給A股帶來新的後續增量資金。也就是說,當前A股迎來兩類資金的均衡行爲,一是本土公募基金的均衡行動。在週四出現了一定的短線壓力,主要是因爲科技股的回落。但隨着銀行股等權重股的買力持續增強,主要股指的表現仍可期待。二是國際資本的均衡行動,過去數年,超配美元資產,低配中國資產;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要進行重新均衡,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從而帶來新的買力。

綜上所述,短線A股的回落只是一個短暫現象,隨着均衡行動的持續展開,A股市場的後續買盤力量仍然較爲強硬,不排除上證綜指再度衝擊年內高點的可能。故在操作中,仍可積極持倉,同時,加大對優質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

(執業證書:A1210612020001)

來源:金百臨諮詢 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