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關稅衝擊 李長庚:對企業適應力有信心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記者曾吉鬆/攝影
臺灣新關稅稅率將公佈,外界關注下半年經濟發展,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9)日在「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會後受訪表示,除半導體外,其他產業短期內會有壓力,但以他從事投資工作30多年經驗,對臺灣企業的競爭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充滿信心。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日出席論壇時表示,金管會去年10月攜手各相關部會啓動「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具有四大重要面向,包含建置產業碳排數據庫、建構轉型一致性標準、引導金融業支持新興綠能產業發展及促進金融業與企業對話。彭金隆強調,「臺灣絕對有能力也有條件,未來在綠色金融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李長庚指出,關稅問題不是臺灣獨有,全世界只要有出口到美國的國家都會面臨到,短時間對某些產業會有所衝擊,但中長期來看,臺灣產業發展應可順利過關,且可趁此機會,有些產業可獲得更大進展。
至於臺灣對美國貿易大增是否不利談判?李長庚表示,臺灣對美出口金額從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到現在增加相當多,以臺灣整體GDP規模來看,臺灣對美順差金額對比其他國家,比例是高的,這個部分是會有些壓力,而壓力可能會反映在對美採購增加、臺商赴美設廠,短期間內在關稅或匯率上也會有壓力。
他也提到,儘管臺灣這幾年對美貿易順差大,但產業不平均,除半導體外,其他產業短期內也會有壓力,只要大家像過去一樣快速調整因應,經濟仍會非常好。
談到匯率升貶,李長庚想起1994到1996年在美國唸書時,當時新臺幣兌美元幾乎到25元左右,前幾年也有到27元,35元也曾經歷過,但臺灣企業競爭力並未受影響,短期間關稅問題雖增加許多不確定性,可是他對臺灣企業競爭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還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