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零售貸款不良拐點已現 高風險資產壓降成效顯著
中經記者 秦玉芳 深圳報道
8月25日,平安銀行發佈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該行在上半年持續推進“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的戰略方針,通過深化數字化轉型、優化資產結構、強化風險管理等多重舉措,推動整體經營保持穩健。
半年報披露,2025年1—6月,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93.85億元,同比下降10.0%;實現淨利潤248.70億元,同比下降3.9%。營收及淨利降幅較第一季度均有所收窄。
從貸款結構看,平安銀行零售貸款降幅持續收窄,對公貸款增長有所加快。華創證券分析指出,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貸款同比下降5.2%,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2.7個百分點。其中,按揭貸款保持12.9%的同比增長,成爲零售貸款中的主要增長點,信用卡、消費貸、經營貸等產品雖仍爲負增長,但降幅均有所收窄。對公貸款方面,一般企業貸款同比增長9.0%,票據貼現則大幅壓降20.4%,體現出該行在“量價平衡”策略上的堅持。
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恆在業績說明上強調,該行零售業務的風險結構已發生顯著變化。“幸運的是,我們兩年前就開始主動調整。如今零售貸款不良已出現明顯拐點,高風險資產壓降成效顯著。”
冀光恆進一步指出,過去以高收益高風險爲主的零售貸款模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面臨挑戰,而平安銀行因調整較早、動作較快,目前不良生成額持續下降,新增貸款質量保持良好。
平安銀行管理層透露,上半年該行持續壓降“新一貸”、信用卡等中高風險業務規模,其中,信用卡餘額較高峰時期壓降超過1000億元。
平安銀行行長助理王軍指出,存量高風險資產的壓降已接近尾聲,零售資產風險的高點已經過去,新發產品整體向好趨勢也已明確,零售信貸業務基本實現止跌回穩。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生成率1.64%,較去年全年下降0.16個百分點。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兼首席風控官吳雷鳴強調,截至二季度末,該行存量高風險資產大幅下降,不良生成額已連續六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
國投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從不良生成趨勢來看,平安銀行業務結構調整已經顯現成效,信用風險壓力逐步緩解。國投證券分析認爲,目前平安銀行結構轉型已經體現出一些積極的成效,但難點在於資產負債表擴張缺乏支撐點,這既有整個銀行業均面臨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影響,還有平安銀行從以前高風險客羣向中低風險客羣轉型後,新客戶培育尚需一定的時間。
“接下來,平安銀行將繼續加大基石類貸款和中收益貸款的投放力度。”王軍表示,平安銀行正在加快構建中風險中收益產品體系和自營渠道建設,構築新階段零售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品方面,吳雷鳴介紹,平安銀行正在探索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配置差異化產品,目前風險收益表現良好。未來還將進一步開展客戶分層與細分領域的產品創新,提升風險定價與綜合服務能力。
在自營渠道建設方面,王軍表示,平安銀行建立了自營獲客隊伍,目前規模已達1100人。自營隊伍完全以經營客戶爲主,而非過去簡單銷售爲主,現在客戶經營能力和隊伍產能都有大幅提升。
平安銀行方面表示,展望下半年,將繼續深化零售戰略轉型,推動貸款業務“量、價、險”平衡發展,進一步優化客羣與資產結構,鞏固數字化與綜合金融兩大平臺支撐能力。
冀光恆強調,隨着中風險中收益產品逐步推向市場,平安銀行有望在零售業務上構建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