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銀行2024年報:總資產增長、指標向好,“四個銀行”戰略成效顯著

2024年,於中原銀行而言,是“關鍵一年”。

3月28日,行至重要歷史節點的中原銀行交出了2024成績單,爲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服務中原人民十週年寫下生動註腳。

截至2024年末,中原銀行總資產達13651.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87.51億元。中原銀行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2024年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位列全球第144位,較上年提升1個位次;榮登2024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

盈利運營提效,各項財務指標向“好”發展

“這一年,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經營發展持續向實向好。”中原銀行在年報中總結。這進一步體現在其經營數據上,過去一年,中原銀行各項財務指標亮點頗多,呈現向好態勢。

報告期內,該行非利息收入佔比提升。筆者注意到,中原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提升顯著,從2023年的14.97%上升到17.00%。年報顯示,這主要受益於該行對於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增加及投資證券所得收益淨額提升;成本收入比下降。報告期內,中原銀行成本收入比,從2023年的40.07%下降至38.80%,主要受益於該行成本管控及業務結構調整優化。

資本充足率提高。報告期末,中原銀行資本充足率13.02%,相比去年末增加1.38%,資本充足率提高,預示着其風險抵禦能力提升。中原銀行貸款不良率也由2023年的2.04%下降至本期末的2.02%。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中原銀行存款增速快於貸款增速,這預示着其負債結構持續優化。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客戶存款規模超過8894億元,增幅6.20%,存款的增加可以爲其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來源,增加流動性以服務實體經濟;同時,貸款規模超過7144億元,增幅1.0%,存貸比由2023年末的84.47%下降4.14%到本報告期末的80.33%,這一數據變化有利於爲該行提供更多流動性緩衝。

從年報中不難發現,中原銀行盈利承壓放緩、運營效率提高、風險抵抗能力持續增強,各項指標工作穩中有進。

差異化優勢形成,“四個銀行”見效見質

當前,國內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在此背景之下,中原銀行直面時代機遇與挑戰,銳利改革。

爲響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於“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的精神,2024年,中原銀行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條件,積極探索特色化、差異化路徑。

經過一系列探索,中原銀行明確了“政府銀行、產業銀行、市民銀行、鄉村振興銀行”四個銀行戰略發展方向,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形成該行差異化競爭優勢。

過去一年,中原銀行堅定“四個銀行”戰略方向,新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正在加快形成。

“政府銀行”優勢鞏固。該行與焦作、新鄉等9個地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次中標併成功開立省級社保基金財政專戶,服務地方政府化債、專項債發行均位居全省首位。

“產業銀行”發展蹄疾步穩。該行建立產業鏈專項研究和業務跟蹤機制,推出鋁加工、石油化工、精細加工、尼龍等4條產業鏈圖譜,實現5萬家企業上鍊,爲全省7大產業鏈集羣重點企業新增投放192億元,產業金融貸款餘額1596億元。

“市民銀行”打響品牌。該行手機銀行6.0全面升級,創新推出“煥新貸”系列產品,主動服務“以舊換新”釋放消費潛力。完善適老化服務體系,服務個人代發客戶765萬戶,服務老年客戶1049萬戶。

“鄉村振興銀行”成效顯現。該行開展“標杆縣域支行”打造行動,強化縣域特色產業融資支持,縣域一般貸款餘額1497億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服務實體經濟,融入河南產業發展大局

作爲分支機構覆蓋全省的省屬法人銀行,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中原銀行的立身之本、職責所繫。在服務地方重點產業鏈方面,中原銀行如何發力?

筆者獲悉,2024年,該行始終把金融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爲服務實體經濟的重中之重,加大對製造業支持力度。

圍繞河南省產業體系規劃佈局,中原銀行向服務產業場景拓展,結合河南省正在打造的7大產業集羣及28個產業鏈,爲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上下游、生態夥伴等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全鏈條、全譜系的綜合金融服務。

截至2024年末,中原銀行已形成第一批31條產業鏈清單,圍繞“鏈主”企業,如尼龍材料等,全方位、多渠道增加與“鏈主”企業聯繫,關注核心企業融資需求,靈活配置金融產品,提供針對性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黏性。

同時,中原銀行夯實客羣基礎建設,圍繞戰略客戶、基礎客羣、機構客戶、重點產業鏈客戶開展分層經營、分類施策,採取定製化服務模式和經營策略,不斷向深度經營和專業創造價值轉變,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公司業務效益、質量、規模全面協調發展。

以公司客戶爲例,截至2024年末,全行對公客戶總量達到47.77萬戶。報告期內新開戶5.95萬戶,其中首開達標戶2.71萬戶,佔比45.55%;基礎有效戶4.79萬戶,較上年末新增4407戶,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

科技金融作爲“五篇大文章”之首,已成爲新形勢下金融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重中之重。報告期內,中原銀行還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積極探索政策性科技金融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創新產品,提升服務能力,構建全方位、全鏈條、全週期、全譜系特色化金融服務體系。

截至2024年末,重點產品“專精特新貸”餘額人民幣36.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16.87億元,增幅88.05%,支持企業數量和投放金額在省工信廳20家合作銀行中穩居雙第一;省“科技貸” 餘額人民幣12.28億,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3.02億,增幅32.61%,增量增速全省排名雙第一;“知識產權質押貸”餘額人民幣13.40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3.18億元,餘額全省排名第一。

貸款餘額超900億 普惠小微貸款實現新突破

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穩就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

2024年10月,爲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基層小微企業,國家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中原銀行第一時間行動部署,跑出了落地加速度。

筆者獲悉,該行積極推進小微協調機制。報告期內,中原銀行參與河南省小微企業融資申報系統設計開發工作,爲省市縣三級245個專班約7萬用戶的走訪與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撐;針對“推薦清單”客戶,創設“千企萬戶貸”專項融資產品,制定專項授權方案,堅持快審快貸;以分支行爲核心,以特色客羣爲依據,劃分489個網格區域,分片包乾,配合“千企萬戶大走訪•精準服務促發展”宣傳活動,發揮全行人員力量,走訪摸排,責任到人,打通惠企利民“最後一公里”。

通過以上舉措,中原銀行“千方百計”滿足普惠小微企業的合理金融需求,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持續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截至2024年末,中原銀行爲小微客戶提供普惠小微貸款人民幣748.48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96%。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人民幣900.97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63.2億元,增幅7.54%,有貸款餘額的普惠小微客戶16.66萬戶,較上年末增加0.84萬戶,全面完成普惠小微監管目標,增量擴面程度進一步提升。

2014年到2024年,是中原銀行的第一個十年,亦是中原銀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原銀行的歷史新起點。

2024年,立足新起點,中原銀行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爲引領,積極融入和服務河南發展大局,以“五篇大文章”爲抓手,在勇攀高峰、勇立潮頭的新徵程中展現新作爲、謀求新突破、書寫新篇章。

2025年,面向新未來,中原銀行將貫徹“四高四爭先”發展戰略,繼續錨定“打造一流城商行”目標,走好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的路子,加快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當好金融豫軍“排頭兵”,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中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