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直面零售業務“刮骨療傷”,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止血”已完成,“造血”仍需過程

財聯社3月17日訊(記者 樑柯志)首家公佈財報的上市銀行平安銀行今日舉行業績發佈會。

平安銀行一改近年在上午舉行的慣例,改到今日下午3點收市之後開始。

3月17日,平安銀行股價低開,收市報11.50元,跌3.93%。

此前發佈的年報顯示,平安銀行全年實現淨利潤445.08億元,同比下降4.2%。2024年末,資產總額57,692.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不良貸款率1.06%,與上年末持平。

在發佈會上,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面對“罕見”的業績單表示,雖然利潤微跌,淨息差收窄,但總資產穩步增長,成本管控成效顯著,資產質量維持平穩,付息率持續優化,撥備覆蓋率在全國股份制行中仍處於領先地位,改革進度符合預期。

對於今年,冀光恆表示,“目前外部環境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銀行業務的持續承壓,經營指標改善還需一些耐心,將延續戰略轉型良好態勢,力爭業績逐步企穩”。

零售“刮骨療傷”,對公及時補位

2024年末,個人貸款餘額17,671.68億元,下降10.6%;而企業貸款餘額16,069.3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

可以看到,平安銀行壓高風險零售資產、增中高風險對公資產已經初見成效。零售、對公資產規模已經接近1:1。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分析結果顯示,平安銀行去年零售金融業務營收貢獻48.6%,零售金融淨利潤貢獻較上年大幅下降至0.6%;而批發金融業務(涵蓋公司客戶、政府機構及同業機構等)營收貢獻較上年提升至43.5%,淨利潤貢獻較上年大幅提升至近8成。

冀光恆承認,現在零售業務第一步已經“止血”,但“造血”需要過程。

主管對公業務副行長楊志羣介紹,去年平安銀行的差異化經營,逐步提升對公業務的貢獻度,對零售業務形成了有效的補位。

談到對公業務,楊志羣信心滿滿表示,對公客戶總數達到85.33萬戶,同比增長13%;基礎設施、汽車生態、工業事業、地產四大產業保持穩定增長,貸款新發放4424億元,同比增長35.4%;今年對公工作一定會在過去良好的發展基礎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按照今年對公的發展勢頭,市場人士認爲平安銀行2025年對公資產規模可能超過零售規模。

不過,冀光恆強調,平安銀行還是一家以零售爲主,帶有科技元素的銀行。但是一家“強大”的銀行不能出現只有零售強、對公弱的偏科情況。

爭取利潤年內回正,中期分紅“盡力而爲”

平安銀行宣佈,2024年歸母淨利潤445億元,同比下降4.19%,但是公司將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6.08元,全年分紅比例達27%。

對於市場關注的利潤回正和分紅問題,平安銀行高管未給予明確迴應。

首席財務官項有志表示,今年提升利潤將從多個方面推進,一是全力保證信貸投放,包括中風險的產品的推向市場;其次是逐步降低負債成本、成本費用進行精細化管理。最後是持續地加大不良資產催清收的力度。

關於中期分紅,項有志稱,平安銀行將根據市場情況,同時考慮股東的需求來做出合適的安排。

冀光恆補充道,中期分紅要看平安銀行上半年現金流、盈利、同業做法和監管導向。但是,長遠來看,維持20-30%的分紅比例是必要和可行的目標。

轉型關鍵期,平安銀行管理層的年齡“焦慮”

值得關注的是,在開場致辭的時候,冀光恆主動談到年報發佈前夕的高管調整。

冀光恆表示,原深圳分行的行長王軍擬調到總行並分管零售業務,發揮其年輕、有衝勁、戰略領域和執行能力強的特點。張朝暉行長助理兼任深圳分行行長,豐富的經驗能更好地發揮老將守根據地的作用,助力零售改革等重點工作在重點分行再上臺階。

年報顯示,現任平安銀行高管中,董事長謝永林、行長冀光恆均爲56歲,項有志爲60歲,兩位70後副行長楊志羣54歲,董秘周強52歲。

冀光恆承認,平安銀行班子梯隊年齡偏老,目前只有首席風險官吳雷鳴屬於75後,要提前安排人才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