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晶片自給!川普:美國政府將入股英特爾10%
英特爾曾是全球科技領頭羊,如今市值僅剩千億美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特爾曾是全球科技領頭羊,如今市值僅剩千億美元,AI晶片幾乎無份額,淪爲補貼對象。美國總統川普於11日公開表示,美國政府將與面臨經營挑戰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達成協議,取得這家晶片大廠10%的股份,並且計劃推動更多類似的投資行動。官方的正式公告預計會在稍晚的時間發佈。
拜登政府2022年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ct),補助自家晶片大廠英特爾79億美元商業半導體制造,外加30億美元五角大廈專案資金。美媒18日報導,川普政府有意將《晶片法案》的補助款換成入股英特爾,若照英特爾目前市值1,108億美元計算,109億美元補貼相當於10%股權,美國政府將一躍成爲英特爾最大股東。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19日證實,盧特尼克正致力與英特爾達成協議,讓美國政府取得該公司10%股權。她表示,「無論從國家安全和經濟的角度來看,總統都將美國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這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想法。」
川普提及,這個月初他曾經與英特爾的執行長陳立武進行會面,他原本的要求是希望對方辭去職位,然而陳立武最終爲美國帶來了100億美元的投資。有分析師指出,聯邦政府的支持將有助於英特爾重振其虧損的晶圓代工業務,但是該公司仍然必須面對產品規劃不足以及新廠如何成功吸引客戶的種種挑戰。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陳立武將前往白宮再度與川普會面,以繼續進行相關的討論。此次的運作被認爲是白宮前所未有的企業干預行爲,同時也清楚地展現了川普在國家安全以及科技自主方面的積極策略佈局。
業界觀察家指出,美國聯邦政府對於英特爾的資金挹注,或許能夠給予該公司更多時間來複蘇其虧損連連的晶圓代工業務,創造較爲寬裕的緩衝空間。然而,即使獲得政府奧援,英特爾仍然需要面對諸多嚴峻的考驗,例如產品發展藍圖的強度相對不足,以及其新建的工廠在吸引客戶方面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