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洽談入股英特爾 美組晶片國家隊 臺積備戰

英特爾獲得政府注資,陳立武將繼續掌舵,有助緩解財務壓力並吸引客戶。美聯社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川普政府正在洽談入股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事宜,還討論動用晶片法的資金作爲部分財源,既能推動川普的「美國製造」倡議,也緩解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的政治壓力,打造川普對晶片在美國公司製造的「半導體國家隊」,激勵英特爾股價14日上漲,15日早盤漲逾4%。

綜合彭博資訊、華爾街日報(WSJ)及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川普日前與陳立武會面時,討論到由美國政府出資入股英特爾的構想,協議架構可能仿效國防部7月宣佈入股美國稀土生產商MP原料公司的模式,涵蓋股權投資、保證購買、貸款與民間融資及政府合夥等方式。美國政府潛在的入股規模尚不得而知,仍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傳投資英特爾

英特爾獲得政府注資,陳立武將繼續掌舵,有助緩解財務壓力並吸引客戶。CFRA分析師莘諾認爲,政府加強參與大幅提振美國晶片製造,也可能要求美國晶片設計業者運用英特爾的美國設施生產。白宮表示,除非政府正式宣佈,否則任何對於假設協議的討論純屬臆測。英特爾也拒絕評論。

臺灣半導體業觀察,以美國製造的思維來看,英特爾具備國家隊的身份,確立其產業地位,但是否意味能在品牌或晶圓代工業務出頭天,仍是未知數。

英特爾至今仍是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CPU)霸主,但近年面臨超微在市佔率蠶食鯨吞,後起的高通等對手也步步進逼。

在AI加速器市場,英特爾發展落後於競爭對手。輝達登上AI霸主地位,超微正積極追趕,兩者已各自公佈相關產品發展藍圖,英特爾聲勢卻仍不振。晶圓代工部分遠遜於臺積電(2330),超微執行長蘇姿豐日前更表示,從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取得的晶片,成本比臺灣生產的「高出逾5%、低於20%」,但是值得。

法人分析,若消息屬實,臺積電被迫與英特爾晶圓代工合作的壓力大減,技術外流風險降低,對臺積電仍屬正面。但後續美國持續建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中長期要關注美國政府是否會要求其他半導體廠在美國晶圓廠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