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喊撤晶片法、臺積電投資升級 專家嘆:英特爾淪「棄子」

專家指出,英特爾恐遭邊緣化。(圖/路透社)

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原本是拜登政府《晶片法》的最大受益廠商,川普政府上任以後也屢次傳出施壓臺積電出手救援英特爾。然而,隨着臺積電宣佈加碼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川普總統更在上任後首場國會演說中呼籲廢除《晶片法》,專家直言,「我認爲英特爾已經被棄置在路邊」。

川普曾揚言要對晶片徵收100%關稅,同時高舉「美國製造」大旗,力拼讓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上降低對外界的依賴。然而英國權威媒體《經濟學人》分析認爲,晶片要走向美國在地製造仍困難重重。

川普除了在國會演說中呼籲撤銷《晶片法》,還盛讚與臺積電達成的投資協議。專家推測,川普可能不再爲英特爾爭取協議。

Semiconductor Advisors總裁梅爾(Robert Maire)不僅認爲拜登政府趕在卸任前幾月批准的《晶片法》補貼項目前景不妙,預料川普會將這些全部刪除,他和許多分析師也都不看好英特爾跟最大競爭對手臺積電結盟,認爲絕對行不通,坦言英特爾形同淪爲棄子。

英特爾的挑戰不僅來自政策變化,其製造業務長期未能實現收入潛力,吸引更多大型客戶訂單成爲當務之急。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拉斯貢(Stacy Rasgon)指出,英特爾高層已承認這是核心業務問題,並強調競爭對手在客戶服務方面的優勢,而英特爾需要培養這種意識以在代工領域取得成功。

英特爾近年來失去了技術領先地位,即使其18A先進製程取得了一些進展,仍稍微落後於臺積電。這種技術劣勢進一步加劇了英特爾在市場上的競爭壓力,讓其未來發展充滿挑戰。

總體而言,英特爾正面臨來自政策、技術和市場多方面的壓力。如何在這些挑戰中找到突破口,將是英特爾未來能否重拾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