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擬認購英特爾10%股權
陷入虧損的晶片大廠英特爾,獲得日本軟銀集團20億美元投資。(路透)
《華爾街日報》報導,陷入虧損的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獲得日本軟銀集團的20億美元投資,股價隨即回升。同時美國政府也有意將《晶片法》的補助款轉爲股權,一次取得10%股份,成爲英特爾最大股東。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證實,美國政府希望獲得英特爾股權,以換取對半導體制造商的支持。
盧特尼克對媒體表示,拜登政府一直在「免費」撥款,卻沒有投資回報,但總統川普想要改變這種局面,「拜登政府實際上是在免費給英特爾錢,免費給臺積電錢,他強調,美國不能過度依賴臺灣晶片。」
稍早美媒披露美國政府考慮持有英特爾10%股權。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評估的方案之一,是將原本應由《晶片法》撥付的部分補助款轉爲股權,便可在注資緩解企業壓力的同時保障納稅人利益。商務部也正在積極權衡如何提高法案補助款的投資回報。文中稱,入股英特爾是華府企圖干預私人企業的最新案例,若最終取得10%股份,將直接成爲最大股東。
英特爾是《晶片法》的最大受益者,拜登政府曾覈准80億美元補助,用於在俄亥俄州等地建廠。然而,部分計劃延期多年,引發國會不滿。
日本軟銀集團18日宣佈以每股23美元、總值20億美元的價格購入英特爾約8700萬股,持股約2%,躍升爲第6大股東。此舉被市場解讀業界對英特爾投下的信任票。
針對軟銀將投資英特爾20億美元,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指出,軟銀沒有關稅問題,過去的紀錄也相當好,也在星際之門計劃率先輸誠,因此是美國政府可信任的對象,此次投資英特爾也代表着對華府的支持,並塑造出雪中送炭的態度。
英特爾在陳立武就任CEO後,持續瘦身整頓財務,林偉智指出,半導體公司的資本支出持續減少,競爭力就會下滑,進而失去客戶,陷入資本支出陷阱的惡性循環,過去有中東資金打算投資英特爾,但最後談判沒有結果,此次軟銀投資英特爾20億美元在實質上的幫助不大,但有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產業基金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