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醞釀入股英特爾:押注本土製造、英特爾盤後續漲

英特爾與特朗普政府正討論由美國政府持有公司股權的可能性,相關安排仍處早期階段、存在變數。多位知情人士稱,特朗普本週一在白宮與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會面時談及此事。受消息提振,英特爾股價當日收漲逾7%,盤後繼續走高。

知情人士表示,方案細節尚在磋商。此舉若推進,將與“美國製造優先”的產業目標一致,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圍繞管理層的政治壓力。政府方面長期尋求提升美國在半導體制造的份額,英特爾被視爲最有希望對標臺積電的美國本土企業。近期多家科企也在強化對美投資。

這並非首次出現政府入股或取得特殊權利的討論。此前,美國政府曾在個別交易中獲取“金股”,並就企業向特定海外市場的合規出口許可設定收益分成條款。若入股英特爾,除補貼與監管之外,政府還可能獲得一定的信息與治理影響力。

不過,僅靠資金並不能解決全部經營挑戰。英特爾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29億美元,業務在先進製程與AI相關產品上仍承壓、資本開支安排也受制於基本面。公司股價自去年初以來已回落逾半。

公司層面,今年3月董事會任命陳立武爲CEO,以接替去年年底被免的前任。分析人士稱,若無外部增量資金,英特爾在加大本土產能投入方面的空間有限。

英特爾此前預計,將從2022年的《芯片與科學法》項目中獲約80億美元支持,用於俄亥俄州新廠,但項目多次延期。公司7月底宣佈年內裁員15%,並把該廠的投產時間進一步推遲至2030年以後。美國政府方面也在推動獲助企業擴大自身投入規模。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