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竹南山佳遺址最新試掘探坑完成 出土史前文物多26、27日辦說明會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是臺灣考古學上重要的命名考古遺址之一,農地上可見史前的陶器碎片。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針對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進行文資價值評估,去年委外進行考古試掘探坑,結果5處試掘坑,有3處可見史前文化層,且出土不少陶器,石器等史前文化遺物。文觀局表示,8月26、27日兩天將在山佳國小辦理說明會,針對山佳遺址出土文物的文資價值評估,以利遺址未來進行文資保存及規畫。
文觀局表示,山佳考古遺址是臺灣考古學上重要的命名考古遺址之一,2008年由中研院學者劉益昌主持「苗栗縣山佳遺址文化內涵調查研究」計劃調查及發掘研究,試掘出土的陶器,以橙紅色灰黑胎夾砂陶爲主、橙紅色泥質陶爲輔,器型主要爲罐形器、鉢形器居多,石器部份可見斧鋤形器、錛鑿形器、矛鏃形器、石刀、刮削器、石錘等生活工具,並可見有玉環、玉質器物等外來交換的物質遺留。當年的試掘結果,建議應擴大發掘範圍並選擇不同地點進行試掘,以釐清文化層在考古遺址範圍內不同區域的分佈狀況。
竹南山佳古文化遺址範圍很大,主要是分佈於中港溪下游,射流溪(隆恩圳)北岸和新港溪(冷水溪)南岸間的臺地上。行政區屬竹南鎮山佳里和頭份市後庒裡。以地表遺物來看,東西長約1000公尺,南北寬約200至400公尺,中心點約在天聲廣播電臺附近;遺址東北段大多爲水稻田,農民常將掘出的陶器、石器丟棄在田壠上。
文觀局去年委託足印文化公司進行「苗栗縣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劃」,共進行5處考古試掘坑,其中TP1、TP3、TP4 試掘探坑都可見史前文化層,且出土不少陶器、石器等史前文化遺物。依文資法規定,發掘完成的考古遺址應促其活用,並適度開放大衆參觀。因此,8月26、27日辦理文資價值評估說明會,以利未來的文資保存及規畫。
文觀局指出,工程建設是目前對考古遺址影響較大的行爲,但建設發達也促使「搶救考古」的形成。近年,也是最常透過工程來發現考古遺址;考古學爲「文科」、工程爲「理科」,文理科交錯產生難題,往往出現誤解或溝通、合作或衝突,須透過跨領域變通與互相理解,才能找出平衡點。施工順利、如期完成式是工程單位的首要任務,但對文化資產與相關法規認識不足,工程規畫時忽略文化資產,反而使工程延宕、文化資產被破壞,造成雙輸;如果透過考古學專業在事前縝密調查評估,避免工程被迫停工或文化資產被破壞,纔是雙方樂見的。
說明會每天分上午、下午兩場,每場名額20人,民衆如欲參加說明會可上網報名,網址爲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LW722tbJSat_MYvBOKO_5m5VeEZlhLnFwE1Ean9kog/edit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是臺灣考古學上重要的命名考古遺址之一,圖爲2022年學者專家赴山佳遺址會勘。記者胡蓬生/攝影
文觀局表示,8月26、27日兩天將在山佳國小辦理說明會,針對山佳遺址出土文物的文資價值評估說明,以利遺址未來進行文資保存及規畫。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考古遺址是臺灣考古學上重要的命名考古遺址之一,圖爲2022年學者專家赴山佳遺址會勘。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