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聯絡道驚現史前山佳遺址!出土4件完整陶器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地區自1983年發現古陶器以來,經考古與陶藝專家多年研究,今年遺址試挖掘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出土完整文化層及4件完整陶器,並伴隨大量陶片與石器。(鄧淑慧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竹南鎮公義路拓寬工程發現史前山佳遺址,工程已暫停。苗栗縣政府將啓動搶救發掘計劃,由專業團隊探勘、保存珍貴文化資產。(呂麗甄攝)
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表示,山佳遺址最早於1983年由地方文史工作者謝佳榮發現,山佳遺址滿布千年陶片,推測是陶器製造中心,與竹南、後龍道卡斯族有關。(呂麗甄攝)
竹南鎮公義路至頭份市信義路的聯絡道拓寬工程近日動工,施工過程中發現疑似史前山佳遺址,現場已暫停施工並剷除表土確認影響範圍。苗栗縣政府表示,後續將由工務處委託專業廠商提出搶救發掘計劃,待計劃通過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後,再正式執行搶救發掘作業。
竹南鎮公義路至頭份市信義路的聯絡道拓寬工程近日動工,施工過程中依規設置的監看單位發現疑似史前山佳遺址,現場已暫停施工並剷除表土確認影響範圍。縣府表示,後續將委託專業廠商提出搶救發掘計劃,待計劃通過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後,再正式執行搶救發掘作業。
縣府工務處指出,工程自去年7月獲內政部覈定都市計劃後啓動,並於今年8月正式申報開工。施工期間,監看單位於9月3日依規進行現場監測時發現疑似史前遺址,隨即通報文化觀光局,9月10日會勘確認,目前已先剷除表土50公分以確定影響範圍。
足印文化公司表示,目前僅先將現代擾動與耕土層剷除,遺址現場停留在文化層頂緣,文化層深度尚無法判斷,保存狀況良好,道路周邊先前採集的陶片均屬山佳文化。
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表示,山佳遺址最早於1983年由謝佳榮發現陶器碎片與石器,文化層厚度達1公尺,推測爲陶器製造中心,與竹南、後龍道卡斯族有關。1992年列爲臺灣109個最重要遺址之一;2021年由臺灣陶文化協會提報文資保護,2025年起開始試挖掘,近期已出土完整陶器4件以及大量陶片與石器。
鄧淑慧回顧,她自2006年起持續關注山佳遺址保護,並與相關單位合作推動各項保存工作。2010年,她以臺灣文化協會名義正式提報遺址,並在謝文崇提議下成立「山佳遺址促進會」籌備會,目前已有12位成員。她指出,山佳遺址位於南北交通中樞及河口地帶,陶片數量驚人,可能是史前陶瓷製造或交易中心,研究潛力極大。
鄧淑慧建議,爲了更全面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可從3個面向進行,首先透過法定程序,將遺址指定爲正式文化資產;其次結合公有土地,規畫建立遺址公園;最後利用公共設施,設立小型展示館並融入社區教育。
她也呼籲,施工單位與民衆若發現疑似遺址物品,應主動通報,這不僅有助於保存珍貴歷史,也能借由文化資產的活化,帶動社區文化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