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竹南鎮重現千年陶器遺址!文史工作者盼列文化資產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陶遺址今年開始試挖掘,結果近期挖掘出一批古陶器。(翻攝自鄧淑慧臉署/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陶遺址今年開始試挖掘,結果近期挖掘出一批古陶器。(翻攝自鄧淑慧臉署/謝明俊苗栗傳真)

1983年苗栗縣竹南鎮山佳地區被發現一批古陶器出土,經歷40年在考古學者及陶史工作組織努力下,爭取文化部列入文資程序,開始遺址試挖掘,結果近期挖掘出一批古陶器,在地陶史工作者到場勘查欣喜見到山佳陶遺址重見天日,苗栗縣政府文觀局將於近期召開文資委員會議,審議可否列入文資登錄遺址。

根據已知歷史,苗栗縣頭份市及竹南鎮從清朝開始就是民生陶器製造重鎮,延續至今,縣內多個重要陶瓷製造廠商,都落腳頭份市、竹南鎮及周邊地區,成爲苗北地區重要陶瓷產業園區。

根據臺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多年的研究探勘,山佳遺址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與頭份市山下里之間,估算時間層約從3200年前開始,1800年前結束,範圍以山佳爲中心,最主要的指標點就是竹南鎮公義路信和電視旁側農田至君毅中學間的帶狀地帶,當地居民到現在都可以隨意在空地上發現露頭的古陶器碎片,而且數量相當多。

鄧淑慧指出,山佳遺址最早是在1983年,由地方文史工作者謝佳榮發現陶器碎片以及大量各類型石器,透過道路切出斷面觀察到的史前文化層厚度可達1公尺左右。肉眼就可見到許多古陶片千年陶片,推測可能是當時的陶器製造中心,並可能與竹南、後龍當地的道卡斯族有關。

鄧淑慧說明,1992年,開始遺址試挖掘,結果近期挖掘出一批古陶器,被考古學者選定爲臺灣地區最重要的109個遺址之一,2021年2月,由臺灣陶文化協會提報爭取山佳遺址列入文資保護,經文化部覈准進入文資程序,並覈撥經費從2025年開始遺址試挖掘。近日獲得了重大突破,首度挖到文化層以及完整陶器四件,另有不計其數的陶片以及許多石器。

過去幾年間,包括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鄧淑慧等陶藝文史工作者,以苗栗縣至今還沒有一個登錄遺址的文化資產,一再呼籲苗栗縣政府設立山佳遺址公園,如今山佳遺址試挖掘結果證實當地有豐富的古陶及石器遺物,縣府文觀局也將在近期召開縣文資委員會議,來審議山佳陶遺址是否符合歷史保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