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總裁高飛,收入暴漲丨消費參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乳業正在迎來裁員潮,譬如去年蒙牛減員就超過了5000人。

但作爲公司高管,乳業依舊是一個好行業。在2024年,蒙牛總裁高飛就至少拿下996萬元的年薪。在成爲總裁之前,高飛年收入只有169.5萬元。

今天,我們就來聊下高飛的收入。

大家好,我是小賀,歡迎收看本期消費參考。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高飛到底在蒙牛掙了多少錢?他是在2024年3月末升職爲蒙牛總裁兼執行董事的。此前,高飛的職位是蒙牛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

顯然,蒙牛總裁是個超掙錢職位。

蒙牛2024年年報顯示,當年,高飛總薪酬達到996.3萬元。此外,他還有股權獎勵,截至2024年末,高飛以股份爲基礎的收入爲1838.4萬元。在2023年,高飛此項收入爲零。

升職前後收入對比相當明顯。

於是,我們來到第二個問題,高飛的收入在行業算高嗎?

客觀來說,作爲蒙牛總裁,這份收入比較中等。

在2023年,高飛的老領導,蒙牛前總裁盧敏放的薪酬收入就達到1357.2萬元。同年,盧敏放以股份爲基礎的收入達到6385.3萬元。

在2024年,盧敏放當了蒙牛一個季度總裁,和10個月的執行董事。他的薪酬收入達到146.1萬元,以股份爲基礎的收入達到1700萬元。

高飛與盧敏放的收入相比,堪稱直線跳水。

另外,橫向比較來看,高飛的收入也沒有那麼高。在2024年,伊利董事長兼總裁潘剛的工資收入就達到1974.22萬元。同年,飛鶴行政總裁冷友斌收入達到1388.89萬元。

當然,高飛的收入還是遠高於伊利、飛鶴外的乳企一把手。2024年光明乳業董事長黃黎明的工資收入爲172.87萬元。同年,貝因美董事長謝宏收入爲365.07萬元。

也要看到,作爲高管中的高管,乳企總裁與其他高管已經形成嚴格分界線。比如高飛昇職後的收入暴增。在2024年,同爲蒙牛執行董事的王豔,年薪僅爲146.1萬元。

現在來到第三個問題,對於蒙牛來說, 高飛值得上千萬元的收入嗎?

眼下, 高飛相對盧敏放收入大幅跳水的背景是,業績下滑。財報顯示,在2024年,蒙牛營收886.748億元,同比下滑10.1%;歸母淨利潤1.045億元,同比下滑97.8%。

當然,營收收縮是種行業性趨勢。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乳品全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2.7%。同年,伊利業績也在下滑區間。

某種程度上,高飛在爲盧敏放時代的擴張“背鍋”。

2024年,蒙牛對貝拉米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綜合影響達到39.814億元,該公司正是在盧敏放時代高價收購。

從營銷端,蒙牛也在不斷狂奔。2019年,蒙牛與可口可樂聯合出資,拿下未來長達3個奧運週期、費用近30億美元的奧運贊助權。

可從營銷效果來看,蒙牛似乎不如簽約運動員的伊利。微信指數顯示,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的8月6日,關鍵詞伊利指數達到3.14億。同一天,關鍵詞蒙牛指數爲1173.05萬。

現在,蒙牛正持續收縮成本。

比如,2024年,蒙牛銷售及經銷費用同比減少8.3%至230.926億元。再比如,在去年,蒙牛減員就超過了5000人。同期伊利減員幅度在891人。

在2024年,蒙牛按現金流量基準計算的資本支出爲35.846億元,同比減少14.08%。

對於未來,高飛提出了“一體兩翼”戰略,且稱今年將是深度實施的第一年。作爲蒙牛自己培養的高管,該公司員工對於高飛評價關鍵詞之一是務實。

總體來看,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高飛正在拉着蒙牛掉頭,尋找新節奏。

某種程度上,守業比創業更難。

謝謝大家收看本期消費參考,我們下期見!

出品:消費參考工作室

設計:林軍明

剪輯:劉婧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