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加稅不奉陪 陸展現主動性 學者:拚經濟韌性 看誰扛不住
中國學者認爲,中美雙方正在拚經濟韌性,看誰扛不住。圖爲美國加州舊金山灣的停車場,停滿了新車。(路透)
大陸國務院11日宣佈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至125%,強調後續美如再追加關稅,大陸將不予理會,亦即不再比拚加徵關稅。大陸學者分析,大陸此舉充分展現捍衛自身利益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大陸多家媒體解讀稱,對美關稅反制進行到11日,出現了兩個小變化,一方面,中方宣佈加到125%關稅後,不再追加。另一方面,和前兩次反制相比,大陸商務部並沒有出臺新的不可靠實體清單等附加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對此分析,中方每次對美反制都有所調整,並非簡單的以牙還牙,而是依據國際法和國內法律法規,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採取必要措施,充分展現出主動性和靈活性,目的是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國際正義公道,體現了負責任的態度。
此外,《人民日報》海外版公衆號「俠客島」11日晚刊載學者鄭永年專訪,他於談話中論及美中關稅戰看法。對於美中加徵關稅比拚,鄭永年表示,不用太擔心關稅,也不用想什麼時候能停下來,「這本來就不是我們挑起的事」。
他認爲,中美雙方正在拚經濟韌性,也就是看誰扛不住。中國過去這些年實現獨立自主發展,進入技術引領發展階段;美國變成「短缺經濟」,這個短缺是出於放棄中低端技術、不事生產所導致,關稅戰繼續搞,美國馬上面臨高通膨。
鄭永年表示,美國需要發展基礎設施、民生經濟,這恰恰是中國可以做的;美國大量農產品、能源產品出口也需要中國市場。美國想用關稅手段解決國內問題,反而會惡化問題。
他說,中國祭出反制手段是早有預判、反覆推演的,另外還有與其他國家的溝通。爲了打壓中國,美方繼續用敲詐勒索手段強迫其他國家選邊站;中國是走完全相反的路—開放,關稅戰不僅「天塌不下來」,中國本來就可自己撐起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