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損失2000萬美元!日本車企度日如年:汽車關稅下調何時落地?
財聯社8月11日訊(編輯 瀟湘)根據業內人士對七家日本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業績預估,美國每推遲一天降低日本的汽車關稅,這些廠商當天的合計利潤就會減少約30億日元(約合2030萬美元)。由於對需求前景的擔憂,這些日本車企眼下仍不願將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
包括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在內的汽車製造商目前估計,關稅造成的全年合計利潤總影響約爲2.7萬億日元(約合183億美元),這將使它們的營業利潤下降36%。
根據上月美日雙方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承諾將對日本商品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從25%降至15%。當時,特朗普還同意將日本的汽車關稅降至15%,以換取日本在美國大規模投資的承諾。
然而,與特定國家關稅不同,目前還不清楚特朗普政府計劃何時實施下調後的汽車關稅。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上週已前往美國,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官員進行了會談。在會談中,日方再次督促美方儘早落實協議中有關汽車關稅內容,儘快將日本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關稅稅率由目前的27.5%降至15%。而美方則表示,將在修改行政令時納入這一內容,但具體時間未定。
根據高盛日本的預估,將汽車關稅稅率下調至15%,原本能使日本車企受到的高關稅衝擊按年減少1.6萬億日元。
而眼下的拖延無疑可能加劇日本車企的困境。東京中西研究所(Nakanish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執行官Takaki Nakanishi的估算顯示,新稅率實施延遲一個月,將使日本汽車製造商的負擔增加1000億日元,即每天約30億日元。
日本汽車苦盼減稅“甘霖”
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對美國出口了近137萬輛汽車,美國是其最大的市場。向美國出口大量車輛的汽車製造商——如馬自達和斯巴魯,眼下正受到關稅下調延遲的特別嚴重影響。
美國市場佔馬自達全球銷量的約三分之一,其中約一半的車輛來自日本本土製造。該公司於上週二發佈了2025財年首次盈利預測,預計淨利潤將暴跌82%至2000億日元。鑑於關稅影響預計達2333億日元,該車企計劃通過800億日元的成本削減來維持盈利。
但其預測是基於較低關稅稅率將於8月1日生效的假設,而該日期已過——若延遲持續,馬自達可能陷入虧損。
斯巴魯約70%的銷售額也來自美國,其中約一半的汽車是從日本本土出口的。該公司預計本財年將因關稅遭受2100億日元的打擊,營業利潤將下降51%至2000億日元。
作爲全球銷量最大車企的豐田,則預計將遭受最龐大的利潤衝擊——達1.4萬億日元,這既是因爲其在美國的高銷量,也是因爲關稅上調給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帶來了額外的成本負擔。這一估計也基於關稅下調將於8月1日生效的假設。
毫無疑問,美國關稅下調的等待時間越長,這些日本車企制定策略就越困難——僅通過在美國提高價格來吸收關稅將非常困難。
豐田7月已將美國市場銷售的車輛平均提價270美元,但給出的理由是車輛性能提升而非關稅影響。一位代表表示,市場趨勢和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也被考慮在內。豐田會計部門首席官Takanori Azuma已暗示未來可能進一步提價,“如果時機合適且客戶能接受的話”。
此外,由於漲價前上一季度出現了關稅加徵前的搶購潮,可能會侵蝕下半年的需求,貿然選擇漲價的汽車製造商如果因定價競爭力下降導致銷量減少,則可能面臨更多損失。
本田首席財務官Eiji Fujimura表示:“我們繼續謹慎考慮(漲價)。”
三菱汽車公司在6月提高了價格,但上季度在北美地區仍錄得30億日元的營業虧損,其中144億日元的虧損源於關稅影響。由於擔心對銷售的影響,該公司似乎已比最初計劃更晚實施了漲價。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上週四已表示,他預計美國將在修正其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時,正式發佈降低汽車關稅稅率的行政令。當被問及何時會發生時,赤澤亮正表示,雙方“心照不宣地達成共識,認爲最好儘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