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事故質疑智駕;美日車企關稅衝擊;福特召回汽車缺陷;蔚來虧損調整策略 | 4月04日汽車行業日報
4月2日,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發生高速車禍導致3人死亡,引發對其智駕功能的質疑。事後數據顯示,NOA系統警示後2-3秒內車輛撞上水泥護欄。業內批評小米過度宣傳智駕功能,容易導致用戶誤解。標準版小米SU7缺乏部分高級配置,事故車輛未能有效應對複雜場景。專家呼籲車企理性宣傳,以免誇大自動駕駛能力。此次事故引發對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關注,強調市場推廣與用戶教育需同步進行。
4月2日,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對日本車企產生重大影響。日本汽車製造商依賴北美市場,以墨西哥的低成本生產爲優勢。然而,由於關稅增加,日本車企可能面臨售價提升和競爭力減弱的問題。特別是日產,新任首席執行官伊萬·埃斯皮諾薩表示,公司已準備應對預案。業內預測,此舉將重創日本車企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尤其是在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加徵進口汽車25%的關稅,此舉已對大衆汽車等歐洲車企產生直接影響。大衆汽車計劃在其運往美國的車輛中增加進口費,並暫停部分車型的運輸。其他車企如梅賽德斯-奔馳、阿斯頓馬丁和法拉利也考慮提高售價以應對衝擊。關稅政策引發廣泛反對,可能導致美國新車價格上漲約1萬美元,並影響消費者購車選擇。關稅意在振興美國汽車製造業,但或對本土產業及消費者帶來負面效應。
近日,一起涉及小米SU7的交通事故引發了對智能駕駛安全性與車企營銷行爲的廣泛討論。事故中,車輛在導航輔助駕駛模式下發生嚴重碰撞,導致三人罹難。當前市場上的智能駕駛功能普遍爲L2級別,要求駕駛員全程監管。然而,一些車企和銷售人員通過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對系統能力產生不合理預期,增加了安全風險。在法律層面,如何界定車企責任成爲爭議焦點,行業專家呼籲加強消費者教育以保障行車安全。
2025年4月2日,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離職,由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接任,反映了蔚來應對市場困境的策略調整。樂道品牌在交付和營銷方面存在問題,導致銷售目標未達成。艾鐵成的下課揭示出供應鏈準備不足及品牌認知度低的問題。沈斐的接任旨在通過整合資源,實現效率改革和生態升維。蔚來正面臨財務壓力,急需樂道快速提升盈利能力,以實現其長期戰略目標。
福特汽車公司宣佈將召回4163輛汽車,其中包括2024至2025年款的F-150、探險者以及2024年款的林肯領航員車型。這一召回決定是由於這些車輛配備的3.5L GTDI發動機可能存在杯塞錯位問題,進而導致機油快速泄漏。該問題已經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確認,並於4月3日正式公佈。福特將對此次召回事件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維修,以確保有關車型的安全性能沒有受到影響。
福特汽車公司宣佈召回超過105,000輛2018至2020年款探險者和林肯領航員車輛,理由是這些車輛存在安全帶故障問題。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文件,此次召回行動旨在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以確保用戶的安全駕駛體驗。福特正在採取措施通知受影響的車主,並提供免費修理服務。這一事件提醒消費者和汽車製造商需更加關注車輛的安全性能並及時維護。
4月2日,蔚來宣佈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離職,由沈斐接替銷售工作。此舉反映出蔚來在盈利壓力下的調整需求。2024年,蔚來交付22.2萬輛新車但虧損224億元,成爲歷史最大虧損。蔚來亟需提升銷量以攤薄成本,但樂道品牌未能實現預期銷量目標。面對重資產方案導致的現金流壓力,李斌進行組織變革以提升效率,並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蔚來通過融資和行業合作減輕運營負擔,以確保未來發展。
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在第一季度實現了58%的交付量增長,主要得益於其降價策略。然而,該公司預計收入將低於華爾街的預期,這導致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5%。與此同時,競爭對手Rivian則面臨市場需求放緩問題,其交付量同比下降36%,儘管仍高於分析師的預測。兩家公司計劃在5月6日公佈第一季度財報。
財圈社於4月3日推出"汽車質量"小程序,旨在解決車主維權難的問題。這一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快速處理投訴,將用戶反饋直達車企和監管部門。該小程序提供匿名保護功能,防止4S店威脅,並通過每日更新投訴榜單對車企施壓。此外,還計劃根據投訴數據發佈年度車企排行榜及道歉文學大賞等活動,以推動行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