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調查;智能駕駛質疑;寧德時代否認電池;智駕系統反應慢 | 4月03日汽車行業日報

近期發生的小米SU7交通事故引發關注,寧德時代澄清該汽車未使用其電池。事故造成三名年輕人喪生,車輛在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下與高速公路護欄碰撞並起火。小米公司已成立專項小組配合調查,並提交行駛數據。事故責任成爲焦點,家屬對小米智駕系統提出質疑,認爲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小米用戶手冊明示智駕功能爲輔助系統,責任由駕駛員承擔。目前警方正在調查中。

4月2日,財聯社報道小米SU7事故引發關注,重點集中在車輛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否認事故車輛使用其電池,而比亞迪尚未迴應。小米汽車表示事故車起火不是自燃,而是因猛烈撞擊導致系統受損。事故發生時車速爲每小時97公里,超過了測試工況的64公里。在極端碰撞情況下,電池狀態難以預估,進一步分析需待接觸事故車輛後進行。

3月29日晚,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導致三人遇難。此次事故引發關於智能駕駛系統反應時間、車輛自燃原因以及車門鎖死等問題的質疑。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深切哀悼,並承諾不迴避責任,配合警方調查。專家指出,短暫的反應時間可能不足以讓駕駛員採取適當措施,而鋰電池在高速撞擊後易燃也是全球性問題。小米尚未接觸事故車輛,仍在等待與家屬會面。

3月29日,一輛小米SU7發生嚴重交通事故,造成車內三人遇難,引發公衆對車輛智駕系統的質疑。核心問題包括駕駛員反應時間是否足夠、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爲何未觸發,以及碰撞後車輛起火等。這些疑點提示在新能源汽車背景下如何確保用戶安全。小米已成立專項小組調查,並承諾配合警方。專家建議保留關鍵物理按鍵以防車門鎖死,並指出AEB未觸發可能不僅僅因距離過短而導致。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文件,日產北美公司正在召回37,003輛2025年產Kicks車型。這次召回涉及車輛認證標籤上的錯誤信息,包括總重量和總軸重值。標籤上的錯誤可能導致車輛超載,從而增加事故風險。此次行動旨在糾正這一潛在的安全隱患,並確保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有關部門建議車主及時聯繫經銷商進行修復和檢查,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3月29日,安徽高速的一起交通事故涉及小米SU7汽車,引發對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的廣泛討論。事故導致三名年輕女性死亡,公衆質疑車輛自燃和門鎖問題。小米汽車稱事故由施工路段封閉導致,並解釋NOA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退出後由駕駛員接管。業內呼籲避免誇張宣傳,強調人是智能駕駛的關鍵。此外,目前我國未批准L3級車上路,事故小米汽車爲L2級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的發展需謹慎,人仍是重要監控者。

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在安徽銅陵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導致車內三名乘客去世。事故的關鍵問題包括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在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後的短暫反應時間,以及疑似電池失控導致車輛起火併封鎖逃生通道。小米汽車對此事件進行了迴應,併成立調查組進行深入調查,事故中的技術、用戶認知以及法規標準問題引發廣泛關注和質疑。

4月1日,小米SU7在高速上發生碰撞後爆燃,導致三人死亡。事件引發公衆質疑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小米表示事故前車輛處於智能駕駛狀態,但未能避免碰撞及爆燃。質疑集中於系統識別障礙物後留給駕駛者的反應時間短,以及碰撞後爆燃原因尚未解釋。同時,行業內對自動駕駛功能的過度宣傳存在誤導風險,專家提醒消費者需謹慎使用。

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在安徽銅陵德上高速發生事故,導致車內三名女大學生遇難。車輛處於NOA狀態,以116km/h行駛於施工路段,系統檢測障礙物後減速但仍以97km/h撞上隔離帶。這暴露了當前L2+級別輔助駕駛系統在複雜路況下的侷限性,提醒需謹慎依賴智能駕駛,並加強用戶風險教育。事故中涉及的安全疑慮,如車門鎖死和電池安全等,也引發公衆關注。小米需展現透明度和責任感,以重建信任。

蓮花跑車宣佈 Apple CarPlay 空間音頻功能首次應用於其車輛,成爲全球首個在豪華車中應用該技術的品牌。這一更新將通過車機 OTA 升級提供給 iPhone 用戶,要求設備運行 iOS18.1 及以上版本,並需要訂閱 Apple Music。用戶需在音樂設置中啓用杜比全景聲才能體驗空間音頻。此舉標誌着汽車音響系統的一項重要技術進步,儘管當前僅限於部分車型和特定軟件環境,可有望提升用戶的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