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互徵特別港務費滿一週全球航司重掂量站位

美陸互徵特別港務費滿一週全球航司重掂量站位。(大陸央視資料照)

大陸觀察者網22日報導,中國大陸交通運輸部14日印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迴應美國貿易代表署更早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措施,自14日起對中國公司擁有或營運船舶、中國造船舶、中國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中方選擇14日公佈生效,時間完全「對等」迴應。具體條款也基本一一對應。關鍵在於,中方反制,不僅打破美方削弱中國航運業和造船業迷思,還迫使全球航運公司重新審視整件事情來龍去脈,進而在確定未來戰略時,要掂量掂量自己站位。

中方《辦法》中,涉及第一類船隻,是美國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擁有船舶所有權船舶。

按照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根據Clarksons Research數據製作報告,大陸今年1月1日擁有船隻1萬0440艘,而2024年1月1日是9418艘。載重噸繼續排名世界第2(希臘是第1),佔世界總數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香港擁有船隻也小幅增加81艘,佔世界比重維持不變。

美國2024年是1788艘,註明含波多黎各,2025年是1702艘,沒有明確註明是不是含波多黎各。

再看第二類,美國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營運船舶。

這個數據不好統計,但專業機構Veson Nautical的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船舶價值數據參考。美國第4位,大陸、日本、希臘前三強。

第三類是美國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25%以上股權(表決權、董事會席位)企業、其他組織擁有或營運船舶。

第四類是懸掛美國旗的船舶。

船旗註冊改換還是很容易的,但從2024年和2025年的數據看,變化不大,中國大陸和香港也都是增加的。例如,馬士基10月14日通知客戶,臨時調整TP7跨太平洋航線,2艘美國旗貨櫃船不再掛靠寧波,而是改在韓國中轉。

第五類是在美國建造的船舶。

美國如意算盤,是想消解中國造船優勢。中國除同樣針對性迴應,還給出對中國造船隻的豁免。直接瓦解美方意圖沒法跟。規避不是問題,關鍵在這拳打開了。實際運作上,目前雙方被收取費用船隻不多,航運公司都儘量規避。

比如第一週申報,只有1艘中國建造船舶掛靠洛杉磯港,佔總數4.5%,而2024年平均水準,中國建造船舶佔到20%。

據公開報導,中方也至少對一艘美國美森航運公司貨櫃輪收取費用。曼努凱號13日抵達寧波,在中方特別港務費生效當天卸貨,被收取446萬元人民幣費用,之後離開前往上海。

雙方還有一些額外豁免情形。「航運界」網站引用業內人士說,豁免主要針對以中國港口爲母港郵輪,並非所有美資郵輪。美國郵輪Riviera爲避免約1167萬元人民幣「特別港務費」,取消原定15日停靠上海港計劃。

可以說,現在覈心問題,並不是比較雙方收費次數、金額多寡,因在全球航運公司規避下,收費總量估計都不大。

如果沒有對等反制,航運公司會按幾個月來佈置好方案,按部就班地規避美國無理徵收,淡忘美方是霸道始作俑者,甚至有可能倒向一邊,採取不利於中國的長遠佈局。

中國卡點反制,固然會讓航運公司「手忙腳亂」,但也給它們一個機會審視發展方向,不能再把美國霸權、扭曲視爲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