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反制!陸今起對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 豁免中國建造船隻
▲大陸對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圖/CFP,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中國交通運輸部10日公告,自10月14日起,將對美國籍或由美資持股船舶徵收「船舶特別港務費」,此舉被視爲大陸官方對美國針對中國航運與造船業加徵港口費的「301調查」所採取的對等反制措施。
《極目新聞》報導,收費對象包括由美國企業、組織或個人直接或間接持股25%以上的公司所擁有或營運的船舶,以及懸掛美國國旗或在美國建造的船隻,但中國製造船舶可獲豁免。
根據公告,費用將分階段實施,首階段按每淨噸400元人民幣計收,2026年至2028年間將逐步提高至每淨噸1120元。船舶同一航次停靠多箇中國港口僅繳首港費用,每艘船一年最多徵收五次。
外媒估算,以巨型油輪爲例,每次停靠中國港口須支付約620萬美元(約1.9億元新臺幣)。此舉源於美國今年4月啓動的「301調查」最終措施,宣佈自10月14日起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引起大陸強烈反彈。
大陸商務部曾批評,美國行徑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及《中美海運協定》的平等互惠原則,屬於典型單邊主義,「中方在倫敦經貿會談後多次提出書面迴應與合作建議,但美方仍執意推行相關措施。爲維護正當權益,中方依據《國際海運條例》採取反制,屬被動防禦,旨在維護中國產業利益與全球航運公平競爭。」
據瞭解,大陸在全球造船市場佔比超過40%,而美國造船業全球份額不足1%。業內人士分析,中遠海運等企業已啓動「船隊優化計劃」,調整中國製集裝箱船運力至亞歐航線,以減少美線風險。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鞠建東教授表示,美國貿易壁壘將推高全球貿易成本並削弱自身競爭力,「在航運業打貿易戰,吃虧的終究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