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丨中報行情撬動內外資 A股牛市根基愈發牢固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每年七八月份是A股市場傳統的中報披露季,當前投資時鐘已步入中期報告即密集出臺的階段。據筆者觀察,2025年A股中報行情已顯現出超預期跡象。截至發稿,A股已有1569家公司披露中期業績預告。其中,905家預期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正增長,佔比約六成;更有超過400家預期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在二級市場,投資者對中期業績預喜的公司明顯更爲追捧。以華宏科技爲例,其在業績預告披露後的6個交易日內收穫了5個漲停板。此外,國電南自、道道全、中順潔柔等多隻個股在披露預喜公告後的次日漲停,充分展現了資金對高增長確定性的青睞。
今年中報行情之所以有望超預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優異的業績表現消除了資金對上市公司經營壓力的擔憂。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產業都不乏亮點。在券商板塊中,25家上市券商整體中期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達78%(剔除國泰海通負商譽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因銷量攀升,帶動上下游企業業績增長,像海立股份、金麒麟、繼峰股份等近30家A股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紛紛宣佈半年度業績預計將實現顯著增長。半導體板塊裡,多個細分領域的公司也公佈中期業績向好,其中龍頭企業中微公司的業績預告顯示,淨利潤同比最高增超40%。這些喜訊,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其次,今年中期業績大多源於內生增長,企業經營出現實質性向好。例如,光模塊公司新易盛業績預增超3倍,這正是得益於人工智能相關算力投資的持續增長,使得產品結構得以優化,高速率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另外,一些處於景氣度較低行業的公司也出現了業績觸底回升的跡象。以房地產企業深深房A爲例,其業績預增超10倍,原因是“房地產項目收入結轉同比增加”,通過主營業務的改善實現了業績逆襲。這種由內生動力驅動的業績增長,更具可持續性,也更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再次,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改善,得益於退市制度新規實施後,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進程加速。多隻深陷虧損泥潭甚至爆出財務造假的績差股、殭屍股被市場淘汰,存活下來的企業更具競爭力,業績增長也更具可持續性。這些企業紮實的基本面能夠穩定市場預期,吸引長期資金入駐,爲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微觀基礎。
最後,在業績增長因素奠定基礎之後,資金流向層面也呈現出積極變化。除了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國內機構加大權益投資配置力度外,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也展現出強烈興趣。近日,貝萊德、富達國際、瑞士寶盛等多家外資機構相繼發佈2025年中期投資展望,一致看好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會。這種風險偏好的上升與外資的持續流入,與業績利好形成強勁合力,將進一步強化“業績超預期-資金流入-股價上漲”的正向循環,爲中報行情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總之,優異的業績不僅直接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還極大地增強了市場信心,讓投資者更願意長期持股,減少短期投機行爲,從根本上夯實本輪牛市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