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稅率落地一星期:普通消費者的餐桌、賬單與飯碗

來源:海外網

紐約州恩迪科特縣,當43歲的麗莎·梅茲勒面對女兒“爲什麼不能像別人家一樣做正常晚餐”的疑問時,冰箱裡更廉價的冷凍食品成了生活的無聲註解。自8月7日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最新關稅稅率已開始施行一星期,《華爾街日報》以麗莎·梅茲勒的故事開篇,描繪了美國普通人在關稅陰影下的境遇。惠譽評級最新報告顯示,新關稅政策將使美國實際關稅稅率升至17%。關稅正在“蠶食”美國普通消費者的錢包。

通脹中的餐桌難題

作爲非營利組織員工,麗莎·梅茲勒年收入37500美元,遠高於美國聯邦政府劃定的貧困線,生活卻捉襟見肘。信用卡刷爆、房貸時常拖欠、依賴每月253美元的食品補助券,連給女兒做頓“正常的晚餐”都成了奢望。“有時我在想,我哪裡做錯了?”她含淚說道。

梅茲勒的困境並非孤例,美國政府向世界各國加徵的關稅,正通過供應鏈層層傳導至美國民衆的餐桌。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關稅推升的全面通脹,正讓食品雜貨成爲半數美國人的“主要壓力源”。

低收入家庭首當其衝,因其收入更大比例用於食品等剛性支出。食品銀行等公益組織收到的需求暴漲。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紐約州布魯姆縣,南方腹地食品銀行2024年收到超過9.2萬份兒童食品請求,較2019年的數據翻了一番。該縣兒童貧困率從2021年的17.6%飆升至2022年的27%,2023年仍高達19.8%。“最低工資根本不夠養家,”當地非營利組織“母親與嬰兒”副主任克里斯蒂·芬奇說,“家庭不得不在付房租、買食物或交暖氣費間抉擇。”

中產階級亦難逃壓力。年收入近10萬美元的尚達爾·勒敘爾也開始在廉價超市購物,“哪怕質量不太好”。生活在洛杉磯的建築師凱文•歐文•凱利表示,他的家庭已經在各個層面削減了預算。他和妻子在約會之夜輕鬆花掉150美元吃晚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今年他們沒有去夏威夷或墨西哥度假,只是帶7歲的女兒就近探望姻親。“‘管它呢’的購買行爲已經完全消失了”凱利說,“我們現在只把錢花在能完成任務的事情上。”

漲價潮中的賬單焦慮

“價格每星期都在上漲,每個月都在上漲。每次我來超市,就看見價格又漲了。”佛羅里達州居民瑪麗亞·奧利韋拉對美聯社道出了全美消費者的焦慮。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一份報告指出,關稅將在短期內將推高美國物價2.1%,相當於每戶家庭損失2800美元,而中低收入家庭的損失將是富裕家庭的三倍。美國國會參議院議員查克·舒默直截了當地指出,美國政府的關稅貿易戰實則是“針對美國民衆的貿易戰。”

進口商品的價格最先受到影響。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是阿迪達斯的第二大和第三大供應商。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古爾登向《華盛頓郵報》坦言,關稅已使公司損失數億歐元,成本壓力將推高美國市場運動鞋售價,並且“漲價僅限於美國”。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沃爾瑪、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平臺上,近三成的進口商品平均漲價6%,涵蓋洗碗機、跑鞋、智能手機等衆多品類。

本土製造亦難倖免。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福特汽車因鋼鐵鋁材關稅導致成本驟增,從而提高了美國最暢銷卡車F-150的價格。俄勒岡州尤金市一家自行車企業的總裁漢娜說:“我們的自行車只能通過全球供應鏈才能生產,有些自行車零件從未在美國生產過。這可能摧毀企業和整個行業!”

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克羅格首席執行官羅恩•薩金特表示:“消費者去商店的次數更多了,但購物車裡的東西卻更少了。”克羅格正在銷售更多的普通品牌產品,並提供促銷活動,以吸引顧客繼續光顧,“儘管每輛購物車的收據都在縮水”,薩金特說。

不確定性中的失業陰影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冷卻勞動力市場,企業觀望情緒濃厚,就業崗位增長疲軟。雅虎財經頻道援引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已出現明顯降溫跡象。美國2025年7月失業率升至4.2%,新增就業崗位僅7.3萬個,遠低於預期。5月和6月數據更被大幅下調25.8萬個崗位,企業招聘率跌至七個月最低。勞動者因擔憂找不到工作,離職率降低至2%。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首席經濟學家格雷格·達科指出:“政策不確定性和關稅導致通脹,正在更加明顯地拖累經濟活動。”

“通往美國夢的道路如今已變成流沙。我只想讓企業生存下去,無法再努力擴張。”科羅拉多州恩格爾伍德市一家小企業主麥克表示,“貿易政策本應爲企業提供做出長期決策所需的確定性,現在這種確定性卻不復存在。”

美國白宮宣佈的最新關稅稅率已施行一星期,但其負面影響遠未達到高峰。《華爾街日報》報道,據高盛的最新估算,目前美國消費者仍只承擔關稅成本的22%。而預計到今年十月,隨着成本從進口商過渡到消費端,美國消費者承擔的關稅成本將提升至67%。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關稅將導致2025年底美國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2026年底上升0.7個百分點。美聯儲警示,通脹壓力已全面擴散,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加速上漲風險增大。

“當白宮吹噓關稅戰帶來的收入時,他們隱瞞了真相,這些錢其實來自美國人的口袋”,美國參議員坎特韋爾談到了本質。當關稅從政策文件走向超市貨架和工資單,普通美國人正用縮水的購物車、取消的假期和越來越長的的賬單,默默支付這場貿易博弈的代價。恩迪科特縣,正在解凍食品的麗莎·梅茲勒們明天仍需要在房租與晚餐之間抉擇。(海外網 柳天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