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品漲幅高達377%:美國消費者爲關稅“買單”

中新網4月29日電(宮宏宇)連日來,美國關稅新政持續衝擊本土商品供應。從快消品、電子設備到醫療藥品,一波漲價潮正席捲全美消費市場。

電商平臺價格全線飆升

CNBC 25日報道指出,由於進口成本上升,亞馬遜賣家正上調尿布袋、冰箱貼、項鍊和其他暢銷商品的價格。

電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9日以來,亞馬遜已有930種產品價格出現上漲,服裝、珠寶、家居用品、辦公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類別的價格平均上漲了29%。

在給CNBC的聲明中,亞馬遜發言人迴應稱,該漲價數據只涵蓋了"一小部分商品"。在數據所列類別中,實際只有不到1%的商品價格上漲。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4月早些時候也表示,亞馬遜"將盡一切努力"爲消費者保持低價,包括與一些供應商重新談判條款。不過,賈西也承認,一些第三方賣家將會需要把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無獨有偶,快時尚巨頭Shein也調漲部分在美出售商品價格,從服飾到廚房用品等多種商品的價格都出現漲幅,最高漲幅達到377%。

彭博社統計的數據顯示,Shein美容與健康類前100名熱門商品的平均價格,如今較4月24日上漲了51%,其中部分商品的價格甚至翻倍。家居與廚房用品及玩具類商品的平均漲幅約爲30%,其中一組10件裝廚房毛巾的價格飆升了377%。女裝漲幅相對較小,爲8%。

"Shein本次調價出現在美國針對小額包裹的新關稅生效前夕,意味着貿易戰的成本開始向美國終端消費者傳導。"彭博社報道認爲。

CNBC則分析稱,美國關稅政策顛覆了第三方賣家的生存模式——他們面臨着漲價或自行承擔關稅的兩難選擇。許多第三方賣家總部設在中國,或是依賴中國市場採購和組裝商品。

美國藥品面臨漲價潮

隨着關稅政策落地,美國藥品也面臨着漲價潮。

路透社援引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若美國對進口藥品加徵25%關稅,將導致全美藥品成本每年激增近510億美元,藥品價格最高漲幅可達12.9%。據安永此前研究,2023年美國藥品進口規模達2030億美元,成品藥進口依賴度超50%。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託斯滕·斯洛克還表示,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商店的貨架在幾周後空空如也,消費者和使用中國產品的企業將面臨物資短缺。

美國多家大企業下調營收預期

在衝擊消費端之餘,關稅帶來的高昂成本也使美國企業經營承壓。

以亞馬遜爲例,CNBC指出,第三方賣家交易約佔亞馬遜業務量的60%。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已下跌15%。關稅衝擊下,不少投資者擔憂其下週即將發佈的一季度財報表現。

快消巨頭們也同樣面臨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難題。

聯合利華2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其2025年一季度價格平均上漲了1.7%。聯合利華總裁費爾南多表示,關稅對聯合利華盈利能力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關稅對消費者信心帶來的連鎖反應仍對聯合利華構成風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匯率波動也令人擔憂,比如乳製品、可可和棕櫚油等商品價格正在上漲。

《金融時報》報道稱,由於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百事可樂下調了2025年財務預期,認爲今年公司利潤可能停滯不前。一季度,百事可樂銷售額下降1.8%,公司將其歸咎於關稅和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

雀巢也宣佈,在關稅導致的咖啡和可可成本飆升的背景下,公司不得不提高雀巢咖啡和奇巧巧克力棒等的售價。今年一季度,其產品價格上漲了2%,其中咖啡膠囊價格上漲了3.2%,主要受咖啡和可可成本上漲的影響。

與大企業相比,小企業的處境則更爲艱難。斯洛克強調,關稅對小企業尤其有害,因爲小企業往往缺乏財力來支付增加的成本。他警告說,"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我們將看到一波零售企業破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