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大賺4.6兆!共和黨喊價普發現金「這金額」 專家憂:恐上癮

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在白宮接待國會共和黨人。法新社

紐約時報3日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大舉開徵關稅,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七月底,關稅及部分消費稅已帶來1520億美元收入(約臺幣4.6兆),約爲上個財政年度同期的2倍;分析人士預估,若未來10年持續實施這些關稅,可能讓美國額外進帳超過2兆美元(約臺幣60.5兆)。如此可觀收入可能令負債沉重的聯邦政府難以割捨,未來不論白宮或國會由誰主政,恐怕都會對取消關稅猶豫不決。另外,參議院共和黨人已提案擬向多數美國人發放600美元現金,約臺幣1萬8千元。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學家戈梅斯(Joao Gomes)認爲徵收關稅會上癮,「當債務與赤字如此嚴重時,要放棄一項收入來源是非常困難的」。

川普經常引用關稅作爲對美國有利的證據,儘管關稅造成市場不確定性,並開始推高消費價格。川普的官員也主張,關稅收入有助於彌補國會通過大規模減稅方案造成的預算缺口。

川普一直嚮往以關稅取代所得稅,並將19世紀末美國仰賴關稅的財政模式視爲典範。雖然所得與薪資稅仍是主要財源,但關稅與減稅政策已使美國稅制朝向課稅商品轉變。這種轉變具累退性,對富人較有利,反而加重低所得者在日常用品上的負擔。

關稅效應已開始影響美國消費者價格,許多企業表示將因成本上升而被迫調漲售價。分析人士也預期,關稅將拖累整體經濟表現,可能減少政府每年從傳統所得稅所取得的收入。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經濟學主任、前拜登政府官員泰德斯奇(Ernie Tedeschi)指出,在經濟學上確實有更好且更有效率籌得政府收入的方式,「但現在這是政治問題」。

泰德斯奇認爲,無論未來是共和黨或民主黨當家,可能會因取消關稅導致聯邦債務增加而猶豫不決。而要用其他形式的稅收來取代關稅收入,則需國會立法通過;反之,關稅則是前任總統遺留下來的決策。

泰德斯奇點出:「國會可能不願冒着政治風險進行表決,畢竟他們當初也沒有表決同意這些關稅政策。」

另一方面,華府已有部分人士開始考慮如何使用這筆關稅收入。川普最近就提出,可能向美國民衆發放關稅退稅金。川普7月談到關稅曾表示:「我們現在進帳太多了,正考慮小額退稅,但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償還債務。」

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近來已提案,研擬向多數美國人發放600美元,約臺幣1萬8171元。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