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卡關 傳美要求南韓設立投資基金「天價金額」曝

有消息指出,美韓談判遲緩的主因之一,可能是美國政府近期向韓方提出一項前所未見的要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韓關稅談判陷入僵局,有消息指出,談判遲緩的主因之一,可能是美國政府近期向韓方提出一項前所未見的要求:美方希望由韓國政府主導設立一支規模龐大的「對美投資基金」,用以支持美國製造業重建,而該基金所需金額對韓方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

《朝鮮日報》報導,這項要求首次於本月7日與10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韓美高層通商會談中提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漢久(Yeo Han-koo)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兩次會談後表示:「雙方針對強化兩國製造業合作方案進行了深入討論。」

一位韓國政府官員透露:「韓方原本準備了包括農產品市場開放在內、各種放寬非關稅障礙的方案,以換取美方降低對等關稅與汽車關稅;但盧特尼克部長几乎將重點全放在基金成立這項要求上。」

呂漢久本部長於7月14日針對談判進展召開記者座談會時表示:「造船、半導體、電池等韓企在美國的投資行動,以及對美國先進設備的採購,其實正與美方所期待的雙邊製造業合作相契合。雖然投資與採購屬於企業自主決策範疇,但政府也有責任在背後打造平臺,提供支持與引導。」

此番言論普遍被視爲韓方可能配合美方要求成立基金的跡象。呂漢久接着指出,若能透過協助重建美國製造業,同時爭取韓國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新機會,這將比單純降低關稅幾個百分點更具互利(Positive-sum)意義。

外界普遍解讀,韓國政府正考慮透過成立基金,支援韓企赴美投資,進而換取美方在對等關稅談判上的讓步。

據《金融時報》先前報導,該構想最初源自日本與美方進行關稅談判期間,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向與川普關係密切的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nsent)提出成立基金的建議。最初規模爲3000億美元,後在協商過程中提升至4000億美元。對美方而言,此舉不僅可宣稱成功吸引海外鉅額投資、重振本國製造業,對日本而言,則可作爲談判籌碼,爭取汽車關稅減免等讓步。

問題在於,美方如今對韓國提出的要求與對日本一致。由於韓日兩國對美貿易順差規模相近,華府也希望韓國提出與日本相當規模的投資承諾。然而,考量到韓日之間的經濟體量與對美直接投資額仍有明顯差距,韓國要承擔這筆金額,無疑面臨極大壓力。

但若韓方提出遠低於日方的基金規模,又可能難以說服美方接受。據瞭解,韓國政府已於7月15日就基金的適當規模、資金來源與投資方向展開內部討論。

部分分析認爲,若能借由成立基金支持韓企赴美投資,並以此換取關稅大幅降低,對韓國而言並非壞事。不過,一位不具名的專家也提醒,此舉恐加劇韓國國內產業空洞化的風險。

外界憂心,若雙方無法在短期內就投資基金或關稅問題取得共識,川普政府可能將如期於8月1日對韓國實施懲罰性關稅。對此,呂漢久強調,韓方不會因時間壓力而犧牲實質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