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跌、白宮吵翻、DOGE裁員、海湖莊園協議....這一切都因爲“美國化債”!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臺以來,各種花式操作令人目不暇接,也讓整個市場茫然不知所措。

如今市場開始意識到,這一切的動盪可能並非偶然,而是特朗普想要故意製造一場經濟衰退,目標直指“美國化債”!再加上隔夜美股遭遇3月“開門黑”,更讓市場不得不開始面對,在川普2.0,美債可能比美股更重要。

對此知名投資人Larry McDonald在最新播客指出,36萬億美國債務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如果通過加徵關稅、DOGE大規模裁員等手段,導致經濟短期內衰退,就能爲降低利率創造條件。而利率每降低100個基點,就能節省高達400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從而暫緩美債危機:

而除此之外,化債問題之所以被提升至如此高度,核心原因還在於特朗普的減稅大計以及共和黨迫切需要“自由核心小組”(Freedom Caucus)的支持,宏觀趨勢博客作者、經濟學家David Woo在2月初就指出了這一點。

David Woo表示,特朗普的“底牌”之一就是保住2017年的減稅政策。按照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說法,延長減稅政策是2025年最重要的經濟議題。如果不這樣做,美國經濟將在2026年陷入嚴重衰退。

但是共和黨堅持減稅的立場,正面對“自由核心小組”的考驗。他們是華盛頓最後的一批財政鷹派,唯一宗旨就是阻止美國債務的持續增長。而如今共和黨在衆議院的多數席位極爲微弱,創九十年來最低,任何立法都需要“自由核心小組”支持,因此他們的話語權巨大。

也就是說,共和黨如果想要貫徹減稅,就必須在削減赤字上取得進展。因此2025年可能將成爲美國曆史上的一個特殊時刻,市場會真正看到財政緊縮的實施。

對此David Woo還預計,2025年“自由核心小組”將會與馬斯克結成強大的聯盟,全球首富和華盛頓最強大的政治派系即將走到一起:

而這場“衰退行動”還會持續多久?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最近的採訪中給出了一個關鍵時間點:6-12個月。

按照貝森特的說法,他的行動計劃是通過6-12個月儘快把經濟拖入衰退,然後包裝成前任的歷史遺留問題,之後自己就能輕裝上陣。與此同時還能通過這次衰退將利率打下來,減少利息開支,從而達到化債的目的,可謂是一石二鳥。

當經濟衰退成爲戰略工具,當民生數據淪爲政策籌碼,這場以國家信用爲賭注的豪賭已不再侷限於華盛頓的權力遊戲。

華盛頓的決策者們或許忘記了:在刀尖上起舞的代價,永遠不只是舞者的鮮血。那些飄落在歷史褶皺裡的美元碎片,終將在某個清晨化作刺向普通民衆的利刃——就像1970年代的滯脹幽靈,從來不會真正消失在黎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