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龍馬潭:織密備汛“安全網” 打好防汛“主動仗”
2025年汛期將至,瀘州市龍馬潭區通過全面排查隱患、強化應急準備、加快項目建設、強化監測預警等措施,織密備汛“安全網”,打好防汛“主動仗”,確保全區安全度汛。
精準監測預警 築牢安全防線
“雨量桶8下,量杯水位4mm,當前水位海拔高度271.48m……”安全度汛重在於防,日前,在位於龍馬潭區安寧街道良豐村的黑龍江水庫旁,2名技術人員正忙着對該處的水位雨量檢測設備進行維護和校對。
“除日常監測外,每年我們都會額外開展汛前、汛中、汛後三次數據校準。”龍馬潭區水庫水位雨量站技術工作人員徐鑫介紹,今天進行的便是汛前數據校準,主要是校準黑龍江水庫站點的降雨量、水庫水位等數據,確保有序應對汛期中各項緊急情況的發生。
據悉,近年來,極端暴雨、洪水等災害多發頻發,災害防禦形勢嚴峻複雜,基層作爲應對處置的“第一道防線”,做實做細防汛備汛各項工作,全面提升災害應對能力至關重要。
爲做好防汛備汛工作,龍馬潭區對已建成投用的水庫水電站17套水雨情動態監控系統、山洪災害危險區23個自動雨量水位站、9個視頻站、16個簡易雨量站等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巡查維護。同時,加強與氣象和水文部門的溝通協調,調整完成接收預警信息的各類責任人1700餘人次,以此強化防汛備汛的監測預警工作。
加快工程建設 夯實防洪根基
與此同時,在安靜街道白楊和福林2個社區,2024年4月動工的龍馬潭區龍澗溪山洪溝治理工程主體工程已全面完工,綿延2公里的河岸線此時已被建設成爲嶄新的防洪堤。
“我們搶抓工期,儘快完成附屬工程欄杆、框格樑、六棱塊等建設安裝,同時在汛期來臨之前播撒完成景觀草籽,實現防洪減災和與生態宜居的雙重目標。”龍馬潭區龍澗溪山洪溝治理工程項目現場負責人張文松說。
當前,龍馬潭區正抓緊修訂完善《龍馬潭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龍馬潭區山洪災害防禦預案》及水庫水電站、山洪災害危險區等應急預案。全區儲備搶險類物資100餘類5萬餘件,分散儲存於5個區級物資儲備庫、11個街鎮物資點和35個重點村(社區)保障點。不斷完善補充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編配128支應急救援力量2500餘人。通過修訂完善預案、強化物資儲備以及加強搶險隊伍建設等措施,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
全面排查隱患 織密防禦網絡
在距離龍澗溪山洪溝治理工程5公里外的鍋匡巖水庫,程萬福正在和區水務局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水庫巡查工作。作爲鍋匡巖水庫的巡查值守責任人,程萬福的日常工作是巡查水庫大壩、壩肩、溢洪道,觀察水庫水位,排查壩坎是否有泄漏、垮塌,保持溢洪道的暢通。
“進入汛期以後,我們會加大工作力度,提前降低水位,騰空庫容。”程萬福說,汛期間,他每天雨前、雨中、雨後都要進行排查和檢查,保證安全度汛。
在日常巡查的基礎上,近期,龍馬潭區組建防汛抗旱檢查組4個,對轄區13個水庫、4座水電站、40個山洪災害點以及在建工地、低窪地帶、高陡邊坡等重點區域開展全面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建立風險隱患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全力消除風險隱患。
“接下來,我們將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壓緊壓實各方防汛抗旱責任,強化預警預報重點,關注江河、水庫、電站、泄洪工程等重點部位,督促各相關部門、屬地鎮街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和應急演練,全面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有效應對極端天氣。”龍馬潭區水務局局長陳健平介紹。(胡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