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汛 守護民生 | 臨滄:落實“1262”機制 打好防災主動仗
今年入汛以來,臨滄市遭遇多輪持續性強降雨襲擊,防汛形勢嚴峻。面對汛情,全市各級各部門高效運轉“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將預警信息精準直達“最後一米”,推動應急響應環環相扣、處置行動迅捷有力。截至目前,全市無人因災傷亡,切實保障了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7月9日7時50分,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Ⅲ級預警,提示未來24小時孟定鎮存在滑坡、泥石流風險。孟定鎮政府隨即啓動“1262”機制“叫應”各村(社區),督促各村(社區)加強監測巡查,全面進入應急狀態。當日19時,孟定鎮清水河社區雙龍井村民小組幹部在巡查時發現,臨清高速路旁出現明顯裂縫,鄰近電線杆發生傾斜。網格員迅速“叫應”社區,並果斷組織受威脅的2戶7名羣衆轉移。同時,收到報告的孟定鎮立即啓動應急響應,聯動相關部門趕赴現場處置,成功避免一起地質災害事故。
7月7日至9日,鳳慶縣持續降雨天氣,縣委、縣政府3次組織雨水情會商研判,對強降雨防範工作進行部署。7月9日21時51分,縣氣象局緊急發佈信息:三岔河鎮康明村小時降雨量已達20.1毫米;23時,更精細化的2小時強降雨預警再次拉響。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值班人員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叫應”三岔河鎮,要求落實通過“雲汛達”App查收2小時精細化預報並做好防範應對,同時將險情上報縣委、縣政府。掛點領導連夜率相關部門到三岔河鎮,一線指揮調度防洪搶險工作。三岔河鎮黨委、政府接“警”即動,鎮村應急隊、駐村工作隊全員出擊,冒雨對集鎮周邊河道展開拉網式巡查。網格員同步行動,挨家挨戶拍門叫醒受威脅區域羣衆,讓他們做好轉移準備。23時50分,洪水衝入集鎮及小花橋安置點前,受洪水威脅區域羣衆全部安全轉移。
接下來,臨滄市將通過持續深化“1262”機制運用,強化隱患排查監測,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築牢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防線。
雲南網通訊員 劉婉靜 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