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週報丨廣西又出手了,100億押注人工智能

作爲傳統農業大省,廣西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正是其戰略佈局的重要支點。

今年以來,廣西在人工智能領域動作頻頻:

先是2月成立了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並喊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的定調口號。

隨後3月,又出臺了《廣西“人工智能+製造”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將推動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初步建成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具體目標。

而在本週,廣西又有新動作——發佈了《廣西政府投資基金賦能“人工智能+”若干措施》,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基金或企業,提出構建基金集羣、提高財政出資比例、加大讓利支持力度等十條措施。

其中,在構建基金集羣方面,廣西計劃組建認繳總規模不低於100億元的廣西人工智能產業基金,並同步推動設立骨幹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基金、科創與產業投資基金、專項併購基金三大類功能基金。

當前,廣西人工智能產業與國內領先省份相比差距較大。據《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2024)》數據顯示,廣西人工智能企業整體實力排名全國第26名。而上述基金的成立,或有望爲當地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動力,加速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向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轉型。

包括廣西的消息在內,本週LP圈共有14條動態,推薦關注10億江西正江基金、30億河南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安徽省首隻AIC盲池基金等。浙江、江蘇正在遴選GP。

新基金

廣西將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規模不低於100億元

爲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廣西出臺《廣西政府投資基金賦能“人工智能+”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基金或企業,提出構建基金集羣、提高財政出資比例、加大讓利支持力度等十條措施。在“構建基金集羣”一項中提出,廣西政府投資基金將組建認繳總規模不低於100億元的廣西人工智能產業基金,進一步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在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中的引導和撬動作用。

中國首支政府機器人鏈主基金備案成功

近日,中國首支由政府引導、明確聚焦機器人領域的鏈主基金——贛州正江智能機器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江西正江基金”)成功完成備案。據悉,該基金規模達10億元人民幣,由黃浦江資本擔任管理人,主要聚焦智能機器人技術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包括上游研發與下游應用,並深度挖掘稀土產業在其中的創新應用潛力。通過股權投資,推動贛州市優勢產業與新興產業協同共進,助力產業升級換擋。

贛州市GDP排在江西省第二位,是一個以傳統冶金產業爲支柱的城市。特別是稀土產業鏈全球聞名,而這也爲機器人核心部件——高性能關節電機的製造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資源基礎。因此當下,贛州正將機器人視爲產業升級換代的革命性機遇。此次成立聚焦機器人領域的鏈主基金,將有利於贛州利用鏈主企業的產業號召力,縱向整合相關產業的上下游資源。

而新基金的管理機構黃浦江資本也值得一提。黃浦江資本成立於2015年,累計管理規模超過60億美元,過往相繼投資了瀾起科技、屹唐半導體、地平線、衆擎機器人、地瓜機器人等知名企業。據悉,此次黃浦江資本也是有備而來,已經儲備了包括中國仿生機器人第一股蒂艾斯在內的多個擬投項目,不難想見,在黃浦江資本的管理下,基金也將吸引更多機器人項目落戶贛州。

總規模30億元,河南省將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其中提到,河南省將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壯大耐心資本,探索投補聯動、投貸聯動等支持機制,滿足人工智能企業不同生命週期階段的融資需求。

作爲傳統農業和工業大省,河南正積極謀求向“智造強省”轉型,人工智能正是其確立的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不過從全國層面來看,河南人工智能產業實力並不突出。根據賽迪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4年,河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全國排第19名,即使在中部六省中,也落後於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此次30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的設立,對於推動更多優質人工智能企業、項目和人才集聚河南將大有助力。

唐山海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備案成功

2025年8月8日,由築城資產受託管理的唐山海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完成備案,基金總規模2.58億,重點投向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內國家、省、市、區確定的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即圍繞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綠色化工、旅遊康養四大產業方向進行佈局和投資。

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常住人口12萬人,人均GDP達到39.6萬元,是河北省的6.2倍。依託港口優勢,這裡過去幾年正在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港口物流、精品鋼鐵和綠色化工正是當地的三大主導產業,此次新成立的產業基金,也將圍繞上述領域進行投資。除此之外,旅遊康養產業作爲區域重點培育的新增長點,也被納入基金的重點投資方向。

宜賓民營經濟發展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登記成立

8月11日電,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宜賓民營經濟發展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出資額1億元,經營範圍包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企業由宜賓發展創投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

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多元化和市場活力的關鍵指標之一。宜賓作爲四川經濟大市,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當地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且成果顯著——在‌2024年四川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宜賓僅次於成都佔據11家。而此次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的成立,也將進一步激發宜賓當地民營經濟的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

安徽省首隻AIC盲池基金成立

近日,安徽省首隻AIC盲池基金──安徽華安建源股權投資基金在合肥正式成立。華安建源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由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聯合華安嘉業、建信投資、建投基金、合肥高質量發展基金等機構共同發起設立,將圍繞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重點投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量子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前沿科技領域。

此次出資方之一的華安嘉業值得一提,這是安徽第一家專營證券機構——華安證券的全資子公司。2023年1月,60億規模的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宣佈成立,其管理人就是華安嘉業。此後,其又與安徽多地政府/國資合作,成立了多隻基金。比如,和安徽兩江投資共同設立的馬鞍山市智創股權投資基金,與六安市多支國資、奇瑞汽車CVC共同成立的華安智車股權投資基金等。可以說,華安嘉業在安徽的產業投資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海南交投成立低空經濟基礎投資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近日,海南省低空經濟基礎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爲王俊,註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通用航空服務、公共航空運輸、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低空經濟作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已經成爲一級市場的“顯學”。目前,包括重慶、瀋陽、廣州等在內的10餘座城市,都先後設立了相關產業基金。海南作爲全國唯一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展低空經濟在應用場景端頗有優勢——這裡有着豐富的空域資源,每年可供通航飛行天數超過300天,可飛行日和空中游覽活動時間位居全國之首。而在制度層面,海南也是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省份之一。憑藉這些獨特的優勢,海南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令人期待。

合肥建投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登記成立,出資額55億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合肥建投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近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爲合肥國有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額55億人民幣,經營範圍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合夥人信息顯示,該基金由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國有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作爲合肥三大產業投資的抓手之一,合肥建投的發展代表了合肥的發展。2008年,合肥建投配合招引了京東方第六代線,這筆投資在2014年開始退出,實現了超100億的投資淨收益。此後數年逐漸從城投轉型爲產投。特別是2020年,合肥建投設立了合肥新站高新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了蔚來資本,投資了新相微、潤晶科技、鼎材科技等11家公司。此後,合肥建投的產業投資依然在繼續,比如100億規模的安徽人保基金、20億的合肥建長股權投資基金等背後,都有其身影。

蘇州嘉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成立,出資額3億元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蘇州嘉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出資額3億元,經營範圍包含:股權投資;創業投資(限投資未上市企業)。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企業由蘇州市創新產業發展引導二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共同出資。

2024年1月,蘇州市創新產業發展引導二期母基金完成備案登記,該基金規模43.2億元,主要採取P+S策略,圍繞高端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新經濟等領域開展投資。如此來看,此次新成立的蘇州嘉鱗股權投資合夥,或許正是其基金矩陣中的一員。除了二期母基金之外,新基金的LP還包括崑山國科創投、蘇州中方財團、漕湖資本等。

重慶產投母基金等新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重慶弘暉渝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出資額5億元,經營範圍包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企業由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共同出資。

重慶一直以產業投資見長,鍾情於招引重大項目。但是隨着產業鏈逐步成熟,能夠明顯感受到正在向更早階段傾斜。成立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就是標誌之一。這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產業母基金,也是重慶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抓手。此前,該母基金已經與長安汽車CVC安和資本、洪泰基金等聯合成立了多隻基金。此次的重慶弘暉渝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則是該母基金的又一次落子。

東證新創基金完成設立

8月11日,洛陽東證新創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功設立。該基金由科創集團、國宏資本聯合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總規模6000萬元。東證新創基金立足本地產業基礎優勢,結合東證資本的券商資源與產業資源,聚焦新質生產力,重點圍繞高端軸承、核心零部件、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優質標的進行投資佈局,致力於推動我市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東方證券資本是東方證券旗下的投資機構,該機構此前曾與上海、河南、孝感等省市都有合作成立基金。此次聯手洛陽科創集團,也算是與地方國資的又一次合作。再說洛陽。作爲河南副中心城市,洛陽正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這次新基金劍指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正是洛陽未來重點發展的五大先進製造業集羣之一。

江蘇盱眙10億母基金完成備案

2025年8月12日,盱眙都樑國石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並取得《私募投資基金備案證明》,盱眙都樑國石基金正式進入投資運行階段。盱眙都樑國石基金設立規模爲10億元,預設存續期限15年,投資人爲江蘇經發園區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參與投資子基金的方式實現對外投資,主要投資於有色金屬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汽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大消費、物流以及盱眙重點產業等特色領域的子基金項目。

盱眙縣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下轄縣,是遠近聞名的“龍蝦之都”。 不過近年來,盱眙一直將“成爲工業強縣”作爲戰略發展的首要目標。截至目前,智能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光電顯示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已經成爲盱眙的四大主導產業,並培養出華晨光電、喜隆鋁材、南汽鍛造等多家知名企業。此次10億母基金的成立,想必會進一步加速盱眙的轉型升級。

招GP

柯橋紡織科創基金招GP

爲進一步推動傳統紡織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柯橋區擬設立柯橋紡織科創基金,投資、孵化與紡織面料產業鏈相關的創新項目,旨在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引導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源深度融合,支持本地優質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和產業鏈延伸,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紡織產業集羣。由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面向社會公開遴選基金管理機構,並委託第三方機構組織實施。

柯橋是浙江紹興的下轄區,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印染產業聚集區,也是環杭州灣現代紡織服裝集羣的核心區域。2024年,柯橋區910家規上紡織印染企業實現產值1406億元。本次設立科創基金,目的是推動柯橋傳統紡織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據悉,該基金目標規模10億元,首期規模爲3億元,投資期4年、退出期4年、延長期2年。此外,公告中要求管理機構的團隊核心成員具備紡織相關產業領域從業經驗。相關機構可關注。

江蘇省節能環保戰新產業基金招GP

爲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促進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着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與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南京江北新區、無錫市環保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江蘇省節能環保戰新產業基金(有限合夥),規模30億元。現公開遴選產業子基金管理機構。

該母基金規模30億元,存續期15年,重點投資綠色環保產業領域的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新型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新興環保服務以及省環保集團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和綠色產業兩大主業相關方向。本次遴選GP的子基金規模不低於10億元,存續期12年,相關機構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