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治理企業不實登記亂象
【來源:柳州市監局_媒體關注】
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黎 靜
爲有效防範和查處企業不實登記違法行爲,2024年6月,柳州市作爲廣西試點城市,率先啓動公司管理人員不實登記專項治理工作,爲同類問題解決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易女士的遭遇正是這一問題的典型縮影。作爲財務人員,她2022年7月離職後,原公司遲遲未向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財務負責人變更備案手續,導致稅務部門頻繁聯繫其核實原公司財務與納稅情況。而新入職公司嚴禁員工在外掛職,這一矛盾嚴重影響了她的現有工作,使其陷入兩難境地。
此類“被管理人員”現象並非個例。2024年初,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專班在履職中發現,部分市民反映被冒用身份信息登記爲企業財務負責人,或離職後仍被登記爲財務負責人,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出現個人信譽受損、生活秩序受擾、職務風險增加等多重問題。
問題根源在於,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企業如實備案董事、財務負責人等管理人員信息,但因相關法律制度和社會信用體系存在短板,冒名登記、備案滯後等問題屢禁不止,既擾亂企業登記註冊秩序,又影響企業經營信譽。
爲破解這一難題,柳州秉持“迴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的治理理念,於2024年5月主動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申請開展公司管理人員不實登記改革工作試點,同年6月17日正式獲批成爲廣西唯一試點城市。
柳州大膽創新,探索破解不實登記難題的有效路徑。2024年9月18日,該市行政審批局與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柳州市處理公司管理人員不實登記(備案)操作指引》,明確適用範圍、辦理機關等關鍵事項,爲問題解決提供標準化操作藍本。
在申請流程上,該市創新採用信用承諾+容缺受理模式:申請人只需提供身份證、離職證明(或社保繳納記錄)及書面承諾書,即可申請啓動撤除程序。這一舉措大幅簡化流程、提升效率,讓易女士等申請人切實受益。“今年1月底提交滌除申請後,僅兩個多月,原公司就完成了財務負責人變更備案,多年協商無果的難題終於得到解決。”易女士感慨道。
爲構建長效治理機制,柳州推出多項創新舉措:針對歷史遺留問題實行分類處理,建立差異化解決機制;爲因不實登記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開通“信用修復直通車”,助力其恢復信用、正常經營;加強企業信用約束,健全登記與監管銜接機制,實現事前審批與事後監管無縫對接;同時,依託技術手段打造智能處理平臺,實現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既保護個人隱私,又確保操作規範透明。
截至今年6月,柳州累計辦結40起公司管理人員不實登記案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科科長蔣照華表示:“此次改革不僅爲申請人解決了後顧之憂,更推動企業規範合法經營,爲全區破解同類難題貢獻了柳州經驗。”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