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專欄》綠營煽動「災難化」 我們還要被玩多久?

國會改革在柯建銘委員及衆多幫腔側翼的渲染下,卻被「災難化」成了超可怕的事。(資料照,姚志平攝)

「災難化思考」是精神醫學與心理諮商常發現的問題:有些人會把生活中許多隻是「不順」的小事放大,想得好像天崩地裂,世界末日來臨。於是可能過度防衛,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身心受損。例如,國外出差的男朋友只是一天沒有即時回覆妳的line,妳就憂心忡忡「他趁機甩掉我」、「我昨天那句話得罪他嗎?」,甚至鎮日哭泣。

我們都應該要減少人們這種「不必要的憂慮」,但惡劣的政治人物卻很會運用這種人心的脆弱,放大人性焦慮面,把對方的一切都給「災難化」,藉以掀起恐懼,動員羣衆。最近針對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的反彈,就是綠營成功但惡劣的一次「災難化」煽動!

其實無論是調查權、聽證、總統國情報告,乃至藐視國會之處罰,本來是超越藍綠,各政黨有高度共識的措施。就算對個別法條、程序有意見,也是見仁見智,可透過專業研究來討論的事,一點也不像「災難」。然而在民進黨柯建銘委員及衆多幫腔側翼的渲染下,卻被「災難化」成了超可怕的事。

他們的第一招當然就是「抗中保臺」。然而「官員在質詢臺上撒謊要被罰」、「立院得舉行聽證」、「總統在立院報告即問即答」都是中華民國憲法機關內部的事,是立法與行政兩權的制衡對話,幹中共什麼事?柯建銘說「佔領國會主席臺的是習近平」,讓人憂慮他是否有幻覺症狀。

在立法院外的青鳥行動,許多人喊出「拒絕中國干政」、「向賣臺集團宣戰」,更是不知所云。《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修正與「抗中保臺」一毛錢關係也沒。連網紅「館長」都看得清清楚楚,爲什麼這麼多人會歪掉?

因爲綠營知道,臺灣雖然資訊自由,網路發達,且國民教育水準很高,卻沒幾個人真懂國會制度、權力分立的法律。但有一定比例的人只要聽到「中國」、「中共」、「習近平」就反射動作地憤怒跳腳。所以,只要將民進黨的敵人(藍白政黨)扣上「習近平」、「中共代言人」的帽子,他們就會災難化接下來要發生的一切事情—中共代言人在立院強大了,從此代表臺灣人的政黨(民進黨)就會被打壓了,對藍白不滿的人都會被國會叫去聽證抓去關。

因爲他們實在太恐中,根本就不會先去讀一下草案條文(網路上到處找得到),不上網查詢立院實際審議過程,就把這些正常法案想像成無可彌補的災難。

無謂的恐懼是政治動員的毒藥。爲了抗中保臺而憤怒抗議的人都沒想想:在一個人人都可以貼出「我藐視國會」的地方,國會可以隨便把你抓去關?

另一個災難化的策略,就是所謂「毀憲亂政」。這些法案只有極少數是新創,絕大部分都是多年來民進黨諸君也曾提出的草案。縱使個別條文有爭議,哪裡會扯到什麼「毀憲亂政」?居然還有法律人瞎掰說這些規定已到了「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地步,一旦通過形同憲政崩壞,所以不能容忍。甚至連立場一向與他們接近的法律學者,講了幾句公道話(認爲不需要用「毀憲亂政」這個詞),也要被出征。

他們對民進黨過去8年在立院動輒碾壓在野黨,還有前瞻預算A4紙一張、防疫4天立法等的惡形惡狀視若無睹,卻把這些國外早有(但我國還打了5折)的法案說成天崩地裂,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諮商師總是努力要讓案主看到「災難化」的錯誤,讓人迴歸正常;但政客卻致力於煽動「災難化」,戕害臺灣人民的心理健康。親愛的同胞,我們還要被這種政治恐怖主義玩多久?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